天水師范學院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以及甘肅省第二大城市天水市。這里氣候宜人,被譽為“隴上小江南”,有馳名中外的麥積山石窟和8000多年的大地灣遺址,又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媧的誕生地,江澤民同志題詞為“羲皇故里”,是學生求知成才的理想境地。
學校始建于1959年,2000年由天水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升格為天水師范學院,開始本科招生。2007年5月,學校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評估結果為“良好”。2011年10月,被教育部列為培養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建設單位,2013年,開始招生培養教育碩士。經過5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堅持“困境中求生存,奮斗中求發展”的精神,現已初步形成了以教師教育為主,文、理、法、工、教育、歷史、經濟、藝術、管理等多學科綜合發展的人才培養格局和為甘肅省縣及縣以下貧困地區基礎教育培養合格師資的辦學特色。
學校占地670畝,校舍建筑面積31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155萬余冊(其中電子圖書58萬冊),中外文數據庫9種;教學儀器設備值6934.8萬元,固定資產4.74億元。
學校下設12個二級學院,42個教學系(部),46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25個省(市、區)招生,現有各類在校生14018人,其中普通本科學生13918余人,留學生4人,預科生96人;有教職工884人,其中專任教師682人,教師中教授、副教授258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455人,有20名教師分別擔任兄弟院校和科研單位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設有11個校級科研機構,20個二級學院所屬的研究所,1個甘肅省高校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甘肅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1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6個校級重點建設學科和3個重點扶持學科;3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 18門省級精品課程。近年來,學校承擔各類科研項目900項,其中,國家級項目45項,省(部)級項目92項;先后有300余項科研成果獲獎,其中獲省(部)級獎勵75項;出版專著、教材240余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6700余篇,其中,在SCI、EI源刊物發表論文200余篇,CSSCI源刊物發表論文380余篇。學術刊物《天水師范學院學報》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2006年榮獲第三屆“全國優秀社科學報”稱號,“隴右文化研究”欄目獲“全國社科學報優秀欄目”稱號;2009年榮獲“甘肅省優秀期刊”稱號;2010年榮獲第四屆“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 稱號,“隴右文化研究”欄目獲第四屆“全國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稱號。學校同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保持著學術交流,是教育部國際交流協會“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和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與有關國家互換獎學金項目”項目學校。
學校是首批“全國文明單位”,多次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省委宣傳部、教育廳、團省委、省總工會的各種表彰。1988年,學校就以“為基礎教育培養合格師資,方向明確,成績顯著”而受到國家教委的表彰獎勵;1997年,學校被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命名為“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1998年至今,學校先后4次被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高校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榮譽稱號;1999年,學校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命名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學校教務處被教育部評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務處”。2002年,學校被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確定為“全省道德教育和道德實踐活動示范學校”;被省委宣傳部、省經貿委和省總工會評為“甘肅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2003年,學校黨委被省高校工委評為“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2004年,學校被評為甘肅省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先進單位;2005年,學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單位”稱號;2006年以來,學校黨委被天水市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被省高校工委評為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連續五年被團省委評為“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單位;2009年被甘肅省政府評為“園林化單位”;2010年被甘肅省委評為“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
目前,學校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按照構建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推進教育創新,加快學校的建設和發展;立足隴東南、面向甘肅,服務基礎教育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以發展為主題、改革為動力、學科專業建設為龍頭、師資隊伍建設為核心、提高教育質量為根本、培養合格人才為目標、規范管理和改善辦學條件為保障,不斷增強學校為基礎教育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將學校建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基地、科學研究基地、信息交流基地、智力儲備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設示范基地。
數據更新日期2013年4月10日
![]() |
天水師范學院 |
等級:二本 位于甘肅天水 關注人數:次 |
類型:師范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甘肅省教育廳 |
- 09-13[高校新聞]皖西學院隆重召開慶祝教師節暨先進集
- 09-12[高校新聞]迎新專題44:水保學院迎新大會話成長
- 09-02[高校新聞]迎新專題14:關懷入宿舍,開學送溫情
- 08-30[高校新聞]【豐湖黨旗紅】電子科學系組織黨員到
- 08-28[高校新聞]服裝系與佛山安東尼國際服飾有限公司
- 08-27[高校新聞]學校召開縉云校區2012年迎新工作協調
- 08-26[高校新聞]濟南大學河北校友會成立
- 08-17[高校新聞]著名指揮家左文龍先生到渤海大學文理
- [招生信息]天水師范學院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天水師范學院"的新聞

天水師范學院始建于1959年。現已初步形成了以教師教育為主,文、理、法、工、教育、歷史、經濟、管理等多學科綜合發展和以本科教育為主的人才培養格局。2007年5月,教育部專家組對我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進行了評估,評估結果為“良好”。 學校現有12個二級...
天水師范學院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4日
天水師范學院專業設置
天水師范學院的重點專業
天水師范學院的錄取規則
六、錄取規則:
1、嚴格執行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區招生管理部門招生錄取工作的有關規定,包括加分和降分投檔等照顧政策。
2、認真執行德、智、體全面考核,擇優錄取,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錄取原則。
3、當第一志愿報考人數超過我校招生計劃數時,可參照考生單科成績,按專業志愿優先的原則從高到低審錄。
4、當考生成績無法滿足考生所填報的專業志愿時,如果考生服從專業調劑,學校根據考生文化課成績從高到低調劑到招生計劃尚未完成的專業,直至錄滿;如果考生不服從專業調劑,則作退檔處理。
5、在我校專業計劃未錄滿的情況下,將根據各省市招辦安排,錄取征集志愿考生。
6、學校各專業招生均不限制男女生比例;報考英語專業的考生須參加英語口試,口試辦法和成績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校招生管理部門的具體規定為準,學校在錄取時參照各地規定執行。
7、藝術類、體育類專業錄取時(戲劇影視文學和學前教育專業除外),文化課分數按照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劃線標準執行,在文化課上線的前提下,按考生術科(專業課)成績由高到低擇優錄取,錄滿為止。
8、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和學前教育專業錄取時,按高考文化課與專業課6:4的比例核算總分后從高到低擇優錄取;運動訓練專業錄取時,在文化課成績達到我校的最低控制線的前提下,按照考生文化課與專項成績3:7的比例核算總分后由高到低擇優錄取。
天水師范學院現有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884人,專任教師667人,占教職工總數的75.5%;教師中教授、副教授211人,占專任教師的31.6%;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309人,占專任教師的46.3%;正在攻讀博士、碩士學位的72人;學校聘請外籍教師6人,兼職教授75人。
天水師范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
天水師范學院的收費標準
我校普通本、專科學費和住宿費的收取,嚴格執行甘肅省物價局統一核定的標準。學費標準為:
師范類專業:文科:2100元/人·學年;理科:2300元/人·學年;體育:2400元/人·學年;藝術:3200元/人·學年。
非師范類專業:文科:3200元/人·學年;理科:3400元/人·學年;工科:3600元/人·學年;體育:3600元/人·學年;藝術:4800元/人·學年。
其中農學、應用化學專業:4000元/人·學年;中藥學專業:4200元/人·學年;運動訓練專業:5000元/人·學年。
住宿費:800—1200元/人·學年。
若甘肅省物價局變更收費標準,上述各類收費則按新標準執行。
天水師范學院在校生情況
學校面向全國23個省(市、區)招生,現有普通本專科學生13313,留學生2人,預科生10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