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洋大學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屬重點建設大學,是一所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特色,理、工、農、文、經、管、法、教、藝等學科協調發展,以應用學科為主體的多科性海洋大學,是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優秀院校,是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學位授權體系的大學。
學校的前身是創建于1935年的廣東省立高級水產職業學校。她是廣東現代海洋水產教育的發端,幾經遷徙之后升格發展成農業部直屬的湛江水產學院。1997年1月10日,由具有62年辦學歷史的湛江水產學院和39年辦學歷史的湛江農業專科學校實質性合并組建湛江海洋大學。2001年12月,全國重點中專湛江氣象學校并入。2005年6月15日,經教育部批準,湛江海洋大學更名為廣東海洋大學。
作為我國南海之濱唯一的一所海洋大學,學校的建設與發展一直得到國家、省領導的親切關懷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1997年原國家主席楊尚昆在為學校校牌揭幕時高興地說:我們國家很需要這樣一所大學。四位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兼廣東省委書記謝非、李長春、張德江和汪洋同志均對海大在推動海洋經濟發展方面寄予厚望。四位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歐廣源、李容根、劉昆和鄧海光同志先后擔任學校董事會主席。在79年辦學歷程中,學校肩負興海使命,立足廣東,面向南海,輻射全國,為國家培養了10多萬名的高級專門人才,涌現出大批國家海洋、水產等行業的領軍人物和科技精英,成為促進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和南海研究開發的重要力量。
學校坐落于祖國大陸最南端美麗的海濱城市——湛江市,現有的湖光校區(校本部)、霞山校區、海濱校區分別位于國家AAAA級旅游區、世界地質公園——湖光巖風景區旁、霞山區解放東路40號、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濱大道43號。校園總面積4911畝,其中湖光校區占地4200畝,依山面海,環境優美,是莘莘學子求學成才的理想之地。
學校設有水產學院、食品科技學院、海洋與氣象學院、農學院、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航海學院、信息學院、軟件學院、理學院、文學院、法學院、外國語學院、政治與行政學院、體育與休閑學院、中歌藝術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18個二級學院,1個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以及1個獨立學院——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
學校學科專業設置齊全。學校現有“水產”、“食品科學與工程”和“海洋科學”等3個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碩士專業學位點;67個本科專業,39個高職高專專業。擁有6個省級重點學科,其中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二級學科被列為“攀峰重點學科”,海洋科學、水產2個一級學科被列為“優勢重點學科”,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農業經濟管理3個二級學科被列為“特色重點學科”;8個省級以上特色專業(其中5個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廣東省名牌專業、1個廣東省重點專業、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廣東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1門廣東省精品課程、3門廣東省研究生示范課程。面向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現有全日制本專科生、研究生、留學生2.8萬余人,獨立學院1.6萬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學生1.1萬余人。
學校師資力量較為雄厚。現有教職工1835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1050人、副高職稱以上人員640人、博士學位者258人;博士生導師19人、碩士生導師226人;廣東省高等學校珠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雙聘院士”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6人;先后有105人次入選近四批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現有6人入選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3人入選廣東省“揚帆計劃”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現有8名教授受聘為教育部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學校教學科研平臺優良。現擁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水產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貝類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湛江)、廣東省珍珠養殖與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水產經濟動物病原生物學及流行病學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水產品加工與安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近海海洋變化與災害預警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海洋開發研究中心、廣東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廣東省地方立法研究評估與咨詢服務基地、海洋文化產業研究中心(與國家海洋局共建)、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海洋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等14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工程訓練中心、航海技能訓練中心等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南海水產經濟動物增養殖重點實驗室、水產經濟動物病害控制重點實驗室等7個廳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廣東省聯合培養研究生基地。擁有1個首批廣東省協同創新平臺培育對象——南海現代漁業協同創新中心。建有國家資質認定計量認證實驗室——海洋資源與環境監測中心、海洋實驗室、海洋藥物研究與開發實驗室等69個校級教學科研實驗室。有全國高校中水生生物標本最多的水生生物博物館以及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海洋遙感與信息技術實驗室2個“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學校辦學條件良好。教學樓、科技樓、圖書館、體育館、博物館、學生公寓、學生食堂以及海洋廣場、文化廣場、運動場和標準游泳池等基本教學生活設施完善。校舍總建筑面積達62.5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258萬冊,教學科研設備值3.4億元,固定資產值約15.9億元。建有規模可觀、覆蓋面廣、方便快捷的校園網。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質量立校、學術興校、特色揚校”的辦學理念和“規模擴大與質量提高相結合,以質量提高為主;外延拓展與內涵充實相結合,以內涵充實為主;綜合發展與強化特色相結合,以強化特色為主”的辦學思路,通過優化學科結構,加強專業建設,實施素質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和充分肯定。近五年,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均超過98%,居廣東省高校前列;學生參加各類課外科技文化、藝術體育競賽和社會實踐活動,有568人次獲得國家級獎勵,1842人次獲得省部級獎勵。2013年,學生代表隊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海洋知識競賽團體一等獎。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2009級學子高大龍優秀事跡材料入選《2012年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風采錄》(廣東高校僅有2名)。2012年,軟件工程專業2010級學子甘俊鴻獲得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軟件應用與開發類)全國總決賽特等獎。2013年6月17日《南方日報》A06版報道了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的經驗。
學校科學研究取得重大進展,服務社會能力顯著增強。近五年,學校承擔包括國家973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在內的科研項目共1744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24項、省部級項目331項;科研經費總額達3.16億元;獲得各級各類科技獎勵78項,其中國家級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3項,省部級二、三等獎20項。“大宗低值蛋白資源生產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調味品共性關鍵技術”項目獲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華南地區對蝦產業高效技術”項目獲2007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附殼造型珍珠和優質海水珍珠養殖及加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項目獲2011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日本囊對蝦和斑節對蝦地膜覆沙池健康養殖技術研究及示范推廣”項目獲2009年度海南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馬氏珠母貝夜熒光珍珠培育技術”項目獲2013年度國家海洋局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墨西哥灣扇貝養殖技術研究及推廣”、“馬氏珠母貝標準化養殖與示范推廣”項目分別獲2006、2008年度國家海洋科技創新成果獎二等獎。對蝦種苗繁育及養殖、海水名貴魚類的種苗繁育及養殖、海水魚類病害防治、珍珠貝的養殖及育珠、水產品加工及貯藏、雜交水稻育種、區域海洋學等領域的研究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科技成果的廣泛推廣應用,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南方海洋水產業的蓬勃發展.
廣東海洋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廣東湛江 關注人數:次 | |
類型:農林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廣東省教育廳 國家重點學科:3個 院士:1位 碩士點:21個 |
- 09-17[高校新聞]美術系學生畢業設計作品獲“2012廣東
- 09-15[高校新聞]濟南大學王琦教授被評為2012年山東高
- 08-31[高校新聞]喜迎莘莘學子 攜手美好明天喜迎莘莘
- 08-30[高校新聞]材料學生暑期實踐難忘的西安行
- 08-29[高校新聞]《天天新報》:智能電網產學研發中心
- 08-19[高校新聞]中南大學16個申報課題獲學校2012年黨
- 08-19[高校新聞]實力唱將張丹丹問鼎第十屆全國聲樂比
- 08-09[高校新聞]重慶工商大學兩支代表隊晉級2012全國
- [招生信息]廣東海洋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陜西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廣東海洋大學"的新聞

廣東海洋大學是廣東省重點建設大學,是一所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特色,理、工、農、文、經、管、法、教等學科協調發展,以應用學科見長的多科性海洋大學。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 學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35年的廣東省立高級水產職業學校,她是廣東現代海洋水產教育的...
廣東海洋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7日
廣東海洋大學專業設置
廣東海洋大學的重點專業
廣東海洋大學的錄取規則
第五章錄取規則
第十七條執行教育部規定的“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錄取體制,招生錄取嚴格遵守教育部、省招生辦公室的有關政策和規定,以考生高考成績為基本依據,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綜合衡量德智體美,擇優錄取。
第十八條在省招生委員會劃定的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上,在保證完成招生計劃的前提下,制定具體錄取標準,按照文科類、理科類、體育類、藝術類(音樂類、美術類)分類錄取。
第十九條根據生源情況確定投檔比例,投檔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計劃的120%以內,學校視生源情況在此比例內作適當調整。在廣東省文科類、理科類本科招生實行平行志愿,投檔比例不高于105%。
第二十條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體健康狀況檢查合格、統考成績達到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符合提檔要求的情況下,我校依據考生志愿和學校確定的錄取原則擇優錄取。原則上不錄取沒填報我校志愿的考生。
第二十一條尊重考生所填報的專業志愿順序,原則上按考生分數優先規則確定考生專業。不錄取既不填報專業志愿,又不填報專業服從志愿的考生。
第二十二條考生所有專業志愿都未被錄取時,若服從專業調劑,則根據考生總成績并兼顧單科成績,調劑到招生計劃有空額的專業錄取,否則,作退檔處理。
第二十三條個別省份錄取要求:江蘇考生進檔后按照“先分數后等級”的規則排序。在內蒙古自治區實行“專業志愿清”錄取規則。
第二十四條外語語種及相關科目的要求:
外語語種不限,除外語專業外的專業,本校公共外語教學為英語,請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航海技術、輪機工程專業〔不含輪機工程(陸上)專業〕只招男生,其余專業男女比例不限。
第二十五條藝術類(音樂類、美術類)專業招生錄取時,在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與身體健康狀況檢查合格的基礎上,考生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成績達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相關層次最低控制分數線的情況下,按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部門要求,凡規定考生須取得所在省組織的藝術專業統考合格(證)才能報考的,考生必須持有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藝術專業統考合格證方可填報志愿。我校音樂學、舞蹈編導、表演和美術類(非廣東省生源)等校考專業按照綜合成績擇優錄取。綜合成績=(術科成績÷術科總分)×70+(文化課成績÷文化課總分)×30,其中,美術類專業術科總分為200分,非美術類專業術科總分為100分。內蒙古自治區舞蹈編導專業(聯考)按照該自治區投檔原則擇優錄取。體育類和廣東省美術類專業的考生按綜合成績(文化課成績×30%+術科統考成績×70%)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第二十六條對學業水平成績的要求。
在廣東省,報考我校文科類、理科類本科層次的高中畢業生,三門學業水平考試均須獲得等級成績,且至少有兩門達到C級及其以上等級。
在廣東省,報考我校美術類、音樂類、體育類的高中畢業生,三門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至少有兩門達到D級及其以上等級。
當考生考試成績(或排序)相同時,綜合素質評價及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優秀的考生可優先錄取。專業錄取時,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修習相關專業基礎知識(模塊)的考生。
第二十七條對省招生辦公室通過的當年度《普通高等學校照顧加分考生資格》中的加分予以認可。符合國家和省招生辦公室通過的各種符合優錄條件的考生,學校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廣東海洋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學科研人員1108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者511人,占教學科研人員總數的43.2%;具有碩士以上學位者701人。有碩士研究生導師157名,兼職博士生導師7名。
廣東海洋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2004年本專科畢業生就業率達96.3%。
2005年本科生就業率達98.85%
2006年本專科畢業生總體就業率本科達到96.99%,其中本科97.95%,專科95.52%。
2007年本專科畢業生總體就業率本科達到97.93%,其中本科98.43%,專科96.53%。
廣東海洋大學的收費標準
學生學費、住宿費的收費標準按照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物價局、廣東省財政廳《關于進一步規范我省高等學校收費管理的補充通知》(粵價〔2012〕169號)文件及物價部門核準的教育收費許可證的標準執行。本科專業學費4180~4730元/年(藝術類專業學費10000元/年;軟件工程專業8000元/年);高職(專科)專業學費4500~5500元/年,其中,中外合作辦學商務管理(會計、市場營銷)專業學費暫定19800元/年(以物價部門批復為準);學生公寓住宿費:750~1500元/年
廣東海洋大學在校生情況
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萬多人(不含獨立學院學生),其中本科生1.8萬余人。2009年我校計劃面向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招收本專科生74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