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科技學院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新中國第一所職業大學——金陵職業大學和1958年成立、1984年復建的南京市農業專科學校。2002年6月經教育部和省市政府批準,兩校合并籌建金陵科技學院,2005年3月正式成立。
學校有江寧、幕府、白下三個校區,主校區位于江寧大學城。學校占地總面積97.2萬平方米,校舍總面積51.0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118.8萬冊、電子圖書4421GB,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1.61億元,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000余人。設有商學院、人文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智能科學與控制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軟件工程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網絡與通信工程學院、藝術學院、動漫學院、園藝學院、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材料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龍蟠學院(公有民辦)等16個二級學院,另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公共基礎課部、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和職業師學院等5個教學單位。開設涉及經濟學、文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六大學科門類的46個本科專業,工商管理、設計學、城鄉規劃學為“省一級重點建設學科”,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蔬菜學、結構工程、企業管理、材料學為“市重點建設二級學科”,會計學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會計學、服裝設計與工程、動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機械類、土木類、工商管理類、設計學類等4個專業類為省級重點專業類,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通信工程、軟件工程為省級卓越工程師(軟件類)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現有教育部“十二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級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1個,省級基礎課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含建設點),省級實踐教育中心建設點2個。
學校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意識,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努力構建具有“雙師”素質、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在職教職工近1200人,其中專任教師900余人。現有“雙聘院士”1人,另有一批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教學名師”、江蘇省“333工程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資助計劃、江蘇省“雙創計劃”、南京市“紫金人才計劃”等優秀人才。
學校秉承“厚德興業”的校訓,踐行“三干三創”的校風(三干:肯干、能干、實干;三創:創新精神、創業志氣、創造能力),堅持“需求導向,能力為本,知行合一,重在創新”的人才培養理念,始終堅持“教學中心地位”不動搖,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開展政產學研合作教育,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基礎扎實、職業素養好、實踐能力強、發展后勁足的高級應用型人才。近年來學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4%以上,累計為社會輸送了6.4萬余名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普遍好評,大批畢業生已經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骨干力量。
學校高度重視科技工作,努力提升科技研發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年科技總經費迅速增加,科研項目的數量與層次、學術論文及專利等科技成果的數量與質量迅速提升,應用研發水平不斷提高。近三年獲得授權專利近800件,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等國家、省部、市廳級科研課題約210項。建設有江蘇省信息分析工程實驗室、江蘇(邁斯克)肉類食品工程技術中心等市級以上產學研合作科技平臺16個,一批科技成果實現了產業化,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江蘇省掛縣強農富民工程”、“江蘇省法律援助工程”、“南京市企業家知識產權培訓”、“南京市農科教講師團”、“科技幫扶六合區發展肉鴿業”等社會服務工作的品牌效應不斷增強。學校榮獲“江蘇省掛縣強農富民工程先進單位”和“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農業技術推廣合作獎”等獎項。
學校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積極借鑒境外高校先進辦學理念,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具有開放思維、國際視野和參與國際競爭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自1995年起,先后與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法國、奧地利、荷蘭、美國、英國以及臺灣、澳門地區高校開展了合作辦學,現有教育部批準運行的中美園藝(生物技術)、中澳軟件工程(服務外包)、中英通信工程等3個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近年來,學校榮獲“南京市文明單位”、“建設新南京有功單位”、“南京市五一勞動獎狀”、“江蘇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和諧校園”、“全國模范職工之家”、“江蘇省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十二五”期間,學校將堅持地方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鎖定“南京”“特色”“提升”三個關鍵詞,大力實施“南京戰略、科技戰略、資源戰略、質量戰略”四大發展戰略,力爭把學校早日建設成為以軟件為主導特色的多學科專業協調發展的應用型科技大學。
(2014年4月更新)
![]() |
金陵科技學院 |
等級:二本 位于江蘇南京市 關注人數:次 |
類型:理工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江蘇省教育廳 國家重點學科:2個 |
- 09-15[高校新聞]皖西學院組織開展開學安全衛生大檢查
- 09-15[高校新聞]山東建筑大學多個項目獲批2012年度省
- 09-04[高校新聞]學校召開迎新工作布置會
- 09-02[高校新聞]劉德富校長對開學前各項準備工作再檢
- 08-31[高校新聞]土木工程學院喜迎2012級新生
- 08-26[高校新聞]濱州學院對新進專任教師進行教學技能
- 08-24[高校新聞]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主席萬明東一行視
- 08-03[高校新聞]遼寧大學2012屆本科生畢業典禮暨學位
- [招生信息]金陵科技學院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金陵科技學院"的新聞

金陵科技學院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應用特色明顯、致力于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的前身是1980年創建的金陵職業大學和1958年創建的南京農業專科學校,兩校于2002年6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合并組建金陵科技學院。 學校建有江寧、幕府和白下三個校區,占地面積近...
金陵科技學院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2日
金陵科技學院專業設置
金陵科技學院的重點專業
現有會計學、設計藝術學、蔬菜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預防獸醫學等5個校級重點學科和結構工程、旅游管理學、計算機應用技術、材料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企業管理、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中國古典文獻學、通信與信息系統、金融學等10個校級重點建設學科,其中會計學、設計藝術學為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會計學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有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6個校級優秀教學團隊。
金陵科技學院的錄取規則
二、報考條件及錄取規則
1、報考條件
(1)普通類考生學業水平選測科目等級為BB;必測科目等級為4C;技術科目合格。
(2)中外合作辦學考生學業水平選測科目等級為BC;必測科目等級為4C;技術科目合格。
(3)藝術類考生學業水平測試為4C,選測科目測試等級視為相應的必測科目測試等級。
2、錄取規則
(1)錄取工作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和“學校負責、省考試院監督”的原則。
(2)對進檔考生采取選測科目等級加分的辦法,1個A+加4分,1個A加3分,將進檔考生的總分加上等級加分得等效分后進行排序,采用“分數清”的專業安排方式,決定考生是否錄取及所錄專業。
(3)對加分后(等效分)總分相同的考生,按語文、數學兩門科目的投檔成績之和從高到低排序;若仍相同,按外語投檔成績從高到低排序;若再相同,則按學業水平選測科目等級排序。
(4)藝術類考生按投檔文化成績加專業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擇優錄取。若總分相同,按專業成績從高到低排序;若再相同,按外語成績從高到低排序;若再相同,按學業水平選測科目等級排序。
(5)外語語種要求:英語專業只招收英語科目考生,其他考生進校后均以英語作為第一外語安排教學。
(6)各專業考生身體要求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學生入校后將進行復查,異常者按照學校有關規定處理。
(7)錄取通知及公布:學校根據網上遠程錄取,并經省考試院審核批準的錄取新生名單填寫錄取通知書,直接通過郵政特快專遞寄送被錄取考生。錄取結果將通過考試院規定的渠道及我校招生信息網及時向考生公布。
(8)預留計劃用于調節各地上線生源不平衡。
金陵科技學院現有師資力量
現有教職工10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教師占30%,“雙師型”教師占30%,研究生學歷教師占50%以上,還有一批省級以上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學科帶頭人和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名師、“333工程”、“青藍工程”等優秀人才。
金陵科技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
多年來,學校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育了大批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受到社會各界歡迎,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一大批畢業生已經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骨干力量。
金陵科技學院的收費標準
(一)、收費標準:
根據國家規定,學生入學時應交納學費、住宿費及其它代辦費用。我校嚴格按照江蘇省物價局和江蘇省教育廳審核批準的項目和標準進行收費。
1、學費:藝術類專業6800元/生·年
普通類專業4600元/生·
軟件工程(嵌入式軟件人才培養方向)專業6440元/生·年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18000元/生·年
(到外方學習時的學費按外方高校留學生標準收取,詳見招生簡章)
2、住宿費和住宿條件:
★住宿費:800-1500元/生·年(視學生所在校區并由學校統一安排的住宿條件確定)
★住宿條件:我校學生宿舍實行公寓化管理,江寧校區配有空調、熱水器等,正在全面改造的幕府校區將按江寧校區宿舍條件配備。
金陵科技學院在校生情況
在職教職工10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