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工程學院是2000年由三所具有50年辦學歷史的全國示范性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L春建筑高等專科學校、長春工業高等?茖W校、長春水利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的一所以工為主,工、管、文、理、藝術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學,隸屬于吉林省人民政府。
一、歷史沿革
學校的辦學歷史可追溯至新中國建立初期。早在1951年9月到1953年7月,為在短時期迅速恢復和建立國家基礎工業體系,經東北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籌劃和批準,分別成立了長春土木建筑高級職業學校、長春測量地質技術學校和長春水力發電工程學校。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三所學校均幾經易名,隸屬關系和辦學層次多次變更,主要歸屬原冶金工業部和水利電力部管理,為冶金建筑、冶金地質和水利水電行業培養一線專門技術人才。
1984年到1985年,經教育部批準,三所學校分別升格為長春建筑?茖W校、長春冶金地質專科學校和東北水利水電?茖W校。在此后十余年的辦學歷程中,三所學校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為推動我國高等工程?平逃l展,積累和提供了許多寶貴經驗,有4項教學改革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教務處曾兩次被教育部評選為“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務處”;1997年,三校均被教育部遴選確定為全國示范性高等工程?浦攸c建設學校,在當時全國高等?平逃母锖徒ㄔO中發揮了帶頭和示范作用。
1996年開始,三所學校陸續招收并培養建筑工程等16個專業本科生。
2000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準長春建筑高等?茖W校、長春工業高等?茖W校、長春水利電力高等?茖W校合并組建長春工程學院。合校以來,學校辦學規模得到擴大,教育事業快速發展,辦學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建成了以建筑、地質、水利、電力、機械、電氣工程等工科專業為主,工學、管理學、文學、理學和藝術等學科門類交叉共存的人才培養結構和具有應用型教育特色的教學型大學,凝練形成了“以應用能力和工程素質為主線,努力培養面向基礎工業基層一線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人才培養特色。學校曾多次被吉林省政府、長春市政府授予“模范單位”、“文明單位標兵”等稱號,學校黨委被長春市委授予“先進黨委”稱號。
2007年2月,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和教育部批準,學校成為全國具有國防生招生資格的七十所大學之一。
2011年9月,學校被教育部正式批準為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2011年10月,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定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單位,開始在水利工程、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
二、辦學條件
學,F有湖東校區和湖西校區兩個校區,占地總面積45.8萬㎡;各類校舍總建筑面積46.4萬㎡;運動場地總面積7.8萬㎡;固定資產總值7.34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7億元;圖書館館藏印刷型圖書123萬冊,電子圖書102萬種,中外文期刊900種;校園網覆蓋全校;建有計算機基礎訓練中心、工程訓練中心、先進制造技術實踐教學基地、電力系統仿真實踐教學基地、土木工程施工工藝實踐教學基地、巖土工程與鉆探實踐教學基地、電廠仿真實踐教學基地、服裝工藝實踐教學基地、現代商務模擬實踐教學基地和管理工程實踐教學基地等10個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建有131個校外實習基地,其中相對穩定的基地84個;學校建有省級實踐教學示范中心4個。
學校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水利水電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3個學科為吉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資源勘查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程造價、熱能與動力工程、測繪工程等10個專業為國家級、省級特色專業。
三、師資隊伍
學,F有教職工1410人,其中,專任教師737人,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務者)108人、副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務者)38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88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68%。有2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4人被遴選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1人被遴選為吉林省高級專家,2人被遴選為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8人被遴選為吉林省級主講教授、教學名師和中青年骨干教師,5個教學團隊被評為吉林省優秀教學團隊;16人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16人曾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 58人被中國科學院、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科研單位和高校聘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四、人才培養
學校辦學以本科教育為主,同時舉辦研究生教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3600多人,其中本科生12000多人,研究生42人,?粕ê呗毶┙1500人。
學校設有機電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能源動力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勘查與測繪工程學院、建筑與設計學院、管理學院、理學院、外語學院、計算機技術與工程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國防教育學院、研究生部、人文社科教學部、體育教學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心、工程訓練中心和繼續教育學院等19個教學單位。設有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資源勘查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程管理等51個本科專業和17個?茖I。
在長期辦學歷程中,學校秉持篤行務實、艱苦奮斗、開拓進取、敬業奉獻的光榮傳統,發揚“重教崇實、和諧創新”的優良校風,始終將人才培養質量視為辦學的生命線,始終堅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綜合提高”的育人理念,始終堅持以應用能力和工程素質培養為主線,積極推進各項教學建設與改革,專心致力于培養“安心基層、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好、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學科專業建設成效顯著,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升,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和贊譽。
近6年,學校生源質量和就業質量不斷提高,在吉林省本科最低錄取分數穩定在省屬高校前六名,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位居省屬本科高校前列。
半個多世紀以來,學校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12萬余名專業技術人才,他們中的大多數常年奮戰在工程技術一線,為發展我國建筑、地質、水利、電力等基礎工業行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在中國的大地上,凡有大型建筑工地、金屬礦山、水電工程和電力工業的地方,就有長春工程學院畢業生的身影和業績。
五、教研與科研
學校高度重視教學研究與改革對教學工作的先導和促進作用!笆晃濉币詠恚=處熀徒虒W管理人員主持或參加了408項各級各類教研教改課題,其中省部級課題123項;獲吉林省教學成果獎28項;獲省級以上(含省級)現代教育技術優秀成果獎33項;出版教材和專著210部;建成省級精品課程10門、省級優秀課程52門;建有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
學校堅持產學研互動發展,積極推進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工作,努力為吉林經濟社會發展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做貢獻。學校建有吉林省配電自動化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汽車零部件集成制造技術研究中心、吉林省城市建設發展研究中心、吉林省土木工程抗震減災實驗室、吉林省城市污水處理重點實驗室、吉林省水工程安全與災害防治工程實驗室、吉林省建筑能源供應及室內環境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級科技平臺9個;學校與企業共建產學研基地23個;建有1個省高校創新團隊!笆晃濉币詠,我校教師主持和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1000余項,其中國家級課題23項、省部級課題470項。近5年,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項67項,其中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發表論文2176余篇, 其中三大索引和人文社科權威級學術期刊論文551篇。
六、對外交流與合作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俄羅斯南俄國立技術大學、德國雅德應用科學大學、韓國蓮庵工業大學、俄羅斯伏爾加頓斯克工程學院、俄羅斯阿穆爾共青城國立技術大學、臺灣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臺灣朝陽科技大學等國(境)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際聯系和學術交流關系,并互派專家、學者、留學人員進行學術交流,開展教育和科研合作。目前,學校已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合作開辦了土木工程專業和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教育項目。
學校設立了中青年教師出國進修專項經費,選派中青年教師出國進修。近5年,共選派近70人次教師赴美國、日本、俄羅斯、英國、德國、荷蘭、丹麥等國外高校進行訪學、交流或進修。
學校十分重視保持和加深與冶金、有色金屬、建筑、水利、電力等行業企業的傳統聯系和友誼,不斷鞏固和擴大產學研合作教育領域。
2013年5月更新
![]() |
長春工程學院 |
等級:二本 位于吉林長春 關注人數:次 |
類型:理工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吉林省教育廳 國家重點學科:1個 |
- 09-18[高校新聞]山東建筑大學召開安全穩定工作會議
- 09-15[高校新聞]劉延東同志充分肯定北京城市學院與華
- 09-03[高校新聞]校領導視察新生軍訓
- 09-01[高校新聞]重慶工商大學學子在“第五屆‘高教杯
- 08-31[高校新聞]“愛心行動”為偏遠山村送去一份關愛
- 08-28[高校新聞]河海大學文天學院2012年招生任務圓滿
- 08-25[高校新聞]陳志勇副書記一行赴奉節縣大樹鎮開展
- 08-18[高校新聞]廣東省軍區、惠州軍分區及惠州市民政
- [招生信息]長春工程學院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長春工程學院"的新聞

長春工程學院是由三所具有50年辦學歷史的全國示范性高等工程?浦攸c建設學校(原長春建筑高等專科學校、長春工業高等?茖W校、長春水利電力高等?茖W校)合并組建的一所以工為主,工、管、文、理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學,隸屬于吉林省人民政府。&nbs...
長春工程學院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7日
長春工程學院專業設置
長春工程學院的重點專業
礦山工程技術專業為原國家教委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長春工程學院的錄取規則
第十二條錄取規則
1.嚴格執行有關省(市、區)招生委員會確定的本科、?疲ê呗殻╀浫》謹稻。英語專業要求英語單科滿分150分的不低于100分,滿分120分的不低于80分。
2.為保證新生的總體素質,錄取時,按本校招生計劃數的120%以內調閱考生檔案,具體比例根據生源及各省要求確定,擇優錄取考生。
3.順序志愿投檔時,優先錄取第一志愿報考我校的考生;平行志愿投檔時,如情況相同,優先錄取我校志愿在先的考生。
4.安排專業時,嚴格執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中有關專業限制的條件,采取專業級差的方式安排專業;內蒙古自治區考生執行“專業志愿清”的錄取規則。
(1)在同一院校志愿中,如果考生所在。ㄊ、區)只允許考生填報4個專業志愿,專業志愿級差順序為3分、2分、1分;如果考生所在。ㄊ小^)允許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多于4個,則多出部分的專業級差為1分。專業第一志愿未能滿足的考生,總分減去專業志愿級差后,專業二志愿可與專業第一志愿的其他考生同時排序,依此類推。
(2)在級差成績并列的情況下,同一院校志愿投檔時,按順序查看數學、理(文)科綜合的成績,優先滿足高分者;江蘇省考生優先滿足選修測試成績(等級)高者,如選修測試成績(等級)相同,則按順序查看數學、語文的成績。
(3)在安排完有專業志愿的考生后,對無法滿足專業志愿且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進行專業調劑,直至錄取額滿;專業志愿無法滿足,且不服從調劑或無法調劑時,做退檔處理。
5.同等條件下,地市級以上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文藝尖子、體育尖子、科技發明等獲獎者優先錄取。此外,符合教育部政策加分的考生,我校承認經省級招生部門批準的加分,錄取時執行本條第3、4款的規定。
6.報考建筑學和城鄉規劃專業的考生需要具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如果考生所在省(市、區)組織徒手畫考試,要求參加此考試并取得合格成績。該專業的新生開學后將復試美術,不合格者,不再征求考生意見,學校統一將理科考生調整至土建類其他專業,文科考生調整至市場營銷專業。
7.填報產品設計、環境設計、公共藝術和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吉林省考生必須取得“省美術類專業統考合格證”,其他省份的考生必須取得我校簽發的《長春工程學院2014年藝術類專業考試合格證》,否則,不予錄取。
8.藝術類專業錄取規則:考生文化課成績達到所在省藝術類錄取控制線和我校規定的分數線后,按照綜合分數[(藝術類專業考試成績×60%)+(文化課總成績×40%)]從高到低,擇優錄取。專業級差按我校普通類專業規定執行。如綜合分數相同,優先錄取素描成績高者。專業考試成績在所在省考生中特別優秀的,優先錄取。文化課單科成績均不設最低控制線?忌谑〖壵猩块T在我校錄取原則外有特殊要求的,我校按其規定實施。
9.高水平運動員錄取規則:嚴格執行教育部有關文件規定,經學校體育專項測試成績合格,高考文化課成績達到所在省錄取控制線和我校規定的分數線(文化課單獨考試考生的文化課成績達到我校規定的分數線)者,按學校體育專項測試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專業級差按我校普通類專業規定執行。
10.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錄取規則:錄取有專業志愿的考生,專業服從調劑的,可在中外合作辦學專業之間進行調劑;未報考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志愿的考生,不調劑到中外合作辦學專業。
11.普通類本科考生,如高考成績超過所在。ㄊ小^)重點本科(一本)分數線10分(含10分)以上,在新生報到開始的三天內,可根據本人意愿重新選擇專業。
12.普通類本科考生,如高考成績超過所在。ㄊ小^)重點本科(一本)分數線11-20分的,學校一次性減免學費1000元/人;超過21-30分學校一次性減免學費2000元/人;超過31-40分學校一次性減免學費3000元/人;超過41分(含41分)學校一次性免收第一學年學費。
13.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我校有關專業與三所中高職院校開展中高等職業教育銜接試點工作,培養地點均在對應的三所中高職院校。本科階段學習結束后,達到規定的學業標準,將獲得長春工程學院頒發的本科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聯合培養的專業將在招生指南中注明辦學地點)。
14.依據教育部有關文件及《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新生入學后,學校將對新生進行入學資格審查和復查,凡屬弄虛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入學資格或學籍者,一經查實,學校將取消其入學資格或學籍,并將其退回戶口所在地。情節惡劣的,交有關部門查究。
長春工程學院現有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1545人,專任教師769人,其中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務者)106人、副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務者)41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82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占專任教師人數的66.05%。有2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2人遴選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1人被遴選為吉林省高級專家,3人被遴選為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7人被遴選為吉林省省級主講教授、教學名師和中青年骨干教師,2個教學團隊被評為吉林省優秀教學團隊;15人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16人曾獲得過國務院特殊津貼;2人被中國科學院和吉林大學聘為博士研究生導師,56人被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三峽大學等高校聘為碩士研究生導師。
長春工程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
近三年,我校平均就業率為95.58%,明顯高于吉林省和全國平均就業率。
長春工程學院的收費標準
第八條 學費收取標準
本科專業:
英語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00元;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800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800元;工程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200元;工商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200元;建筑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900元;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200元;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000元;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400元;安全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土木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000元;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800元;測繪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自動化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800元;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000元;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000元;環境設計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900元;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800元;市場營銷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80元;財務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200元;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400元;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000元;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000元;環境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000元;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應用化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000元;軟件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800元;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000元;城鄉規劃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000元;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400元;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000元;工程造價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200元;公共藝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400元;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產品設計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900元;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900元;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合作辦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23000元;土木工程(合作辦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23000元;
專科專業:
發電廠及電力系統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500元;會計電算化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400元;水電站動力設備與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300元;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300元;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700元;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700元;電子商務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10000元;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10000元;軟件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10000元;圖形圖像制作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10000元;
長春工程學院在校生情況
學校辦學以本科教育為主,面向全國招生,F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3000多人,其中本科生12000多人,專科生(含高職生)近16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