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建筑大學是以建筑、土木、機械等學科為特色,以工為主,工、管、理、文、農、法、藝術等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省部共建高等學校,原隸屬于國家建設部,2000 年在國家辦學管理體制調整中劃歸遼寧省管理。2010年,遼寧省政府與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北京簽署了共建沈陽建筑大學協議,為學校創建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進一步密切學校與行業及行業主管部門的聯系搭建了新的平臺。
學校位于沈陽渾南新區的主校區占地面積 1500畝,建筑面積 48萬平方米。主校區規劃設計體現了以人為本、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規劃布局合理,建筑形式現代、質樸、簡練,功能設施齊全。教學區為網格式、具有東方文化底蘊的庭院組合,有利于資源共享和學科交流。一座長達 756 米的亞洲第一長廊將教學區、圖書館、實驗區、辦公區、生活區等巧妙地連接在一起,形成校園一道獨特的風景。學校擁有開放式圖書館、國內首座建筑博物館、多功能體育中心(包括:游泳館、籃排球館、乒乓球館、體操館、文娛館等)、網球訓練中心、方便快捷的校園數字信息化平臺。學校校園獲得國家“2008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學校設有17個學院(教學部),現有教職工14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830人。高級職稱人數達410人,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的667人,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導師447人,其中中組部千人計劃人選、國家特聘教授以及遼寧省攀登學者、特聘教授7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和全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1人,國家級和省級教學名師10人,國家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及遼寧省創新團隊5個。學校目前有各類在校生19000余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2570余人。
2002年,教育部批準我校為聯合培養博士學位研究生工作單位。2010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新增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現有5個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一級學科,涵蓋20余個二級學科立項建設博士點。現有1個聯合培養博士點,15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學科,60余個二級碩士學科點,涵蓋工、管、理、農、法、藝術等6個學科門類。學校為建筑學碩士、城市規劃碩士、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單位,在建筑與土木工程等8個工程領域招收工程碩士生。2010年學校被教育部批準為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單位。學校有1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土木工程、建筑學、機械工程等3個一級學科被評為遼寧省一流重點學科,材料學學科被評為遼寧省特色優勢重點學科。
學校本科教育包括7個門類下24個專業類,共43種專業。我校于2006年9月以“優秀”的成績通過了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建筑學專業、城市規劃專業、土木工程專業、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和工程管理專業通過了國家的專業教育評估。自國家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以來,我校建筑學專業、土木工程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和工程管理專業等6個專業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建筑學專業、土木工程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城市規劃專業、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和工程管理專業等9個專業被評為遼寧省示范專業。土木工程材料系列課程教學團隊、機械設計與制造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和工程管理系列課程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土木工程材料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盛京宮殿建筑》入選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課程;工程管理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被評為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數控機床主軸系統創新團隊被評為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學校招生范圍覆蓋31個省區,其中在16個省區進入一批次錄取,在遼寧省有16個專業和方向進入一批次錄取。學校是國家教育部確定的培養高水平運動員試點單位之一。學校2002~2011年的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在遼寧省高校名列前茅。
“十一五”以來,學校獲得科技總經費5.54億元,累計科研立項2255項,其中國家和省部級700余項。68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和科技發明獎4項。2004年以來學生申請專利數年均超過百項,列遼寧省高校前茅。學校教學改革取得豐碩成果,“十一五”以來,學校承擔國家和省級教改立項近60項,教改成果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20余項。學校于2005年、2008年連續2次被評為全國“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機構”。《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入編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圖書館館藏圖書144.9萬冊。
學校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所大學建立了校際交流或科研、合作辦學關系,是國家教育部選定的招收國內訪問學者單位,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首批可以招收外國留學生的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招收院校。2012年,學校與羅馬尼亞特來西瓦尼亞大學共同建立的孔子學院揭牌。
學校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秉承“嚴謹治學、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和“博學善建、厚德大成”的校訓,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不斷深化各項教育教學改革,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為建設國內有特色、高水平、行業領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 |
沈陽建筑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遼寧沈陽市 關注人數:次 |
類型:理工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遼寧省教育廳 國家重點學科:8個 博士點:1個 碩士點:36個 |
- 09-15[高校新聞]渤海大學文理學院獲批55項遼寧省教育
- 09-14[高校新聞]感懷師恩,讓我們行動起來——學院團
- 09-04[高校新聞]教師教育基地11月份接受省評估
- 09-02[高校新聞]常務副校長陶也青深入中職部學生宿舍
- 08-30[高校新聞]學校食品科技大平臺水產品加工團隊參
- 08-28[高校新聞]濱州學院黃河三角洲經濟研究中心第五
- 08-26[高校新聞]校黨委副書記蔡光興走訪荊門校友會
- 08-26[高校新聞]校領導帶隊訪問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
- [招生信息]沈陽建筑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沈陽建筑大學"的新聞

沈陽建筑大學原隸屬于國家建設部, 2000 年劃歸遼寧省管理,實行省部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體制。建校歷史追溯到1948年成立的東北兵工專門學校。學校是以建筑土木學科為優勢,集工、管、理、文、農、法等學科門類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位于沈陽渾南新區的主校區占地面積 1500畝,建筑面積...
沈陽建筑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3日
沈陽建筑大學專業設置
沈陽建筑大學的重點專業
學校本科教育包括6個門類下19個二級類,共42種專業。我校于2006年9月以“優秀”的成績通過了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建筑學專業、城市規劃專業、土木工程專業、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和工程管理專業通過了國家的專業教育評估。自國家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以來,我校建筑學專業、土木工程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和工程管理專業等6個專業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建筑學專業、土木工程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城市規劃專業、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和工程管理專業等9個專業被評為遼寧省示范專業。土木工程材料系列課程教學團隊、機械設計與制造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和工程管理系列課程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土木工程材料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盛京宮殿建筑》入選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課程;工程管理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被評為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
沈陽建筑大學的錄取規則
具有一級運動員、運動健將、國際健將證書,且在我校組織的體育專項測試中成績優異,并在我校自行組織的文化課考試中成績合格的考生,我校將根據其體育專項測試成績和文化課考核成績,在考生所在地省級招辦審核同意后擇優錄取。
經我校體育專項測試成績特別突出,確有培養前途,并參加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的考生,如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區相應科類本科第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65%,我校將在考生所在省級招辦審核同意后予以錄取。
具有二級運動員(含)以上證書且在我校體育專項測試成績合格的考生,如高考成績達到考生所在省區相應科類本科第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我校將在考生所在省級招辦審核同意后,參照考生所報志愿擇優錄取至額滿為止
沈陽建筑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現有教職工14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829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級以上技術職稱的392人,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的667人,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導師446人,其中中組部千人計劃人選、國家特聘教授以及遼寧省攀登學者、特聘教授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和全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1人,國家級和省級教學名師10人,國家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及遼寧省創新團隊4個。
沈陽建筑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學校是國家教育部確定的培養高水平運動員試點單位之一。學校2002~2011年的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在遼寧省高校名列前茅。
沈陽建筑大學的收費標準
1、學費收取標準:按照省物價部門批準并辦理收費許可的標準向學生收費。
2、學費的退費辦法:學生因故退學或提前結束學業,學校將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時間,按月計退剩余的學費。
沈陽建筑大學在校生情況
學校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