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學坐落于風景秀麗的浙江省會城市杭州,前身是創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業學堂,至今已有103年的辦學歷史,有章乃器、駱耕漠等著名校友。1980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杭州商學院。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浙江工商大學。學校擁有管理學、經濟學、工學、文學、法學、理學、歷史學、哲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學位、碩士學位、學士學位授予權,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外國留學生、港澳臺學生招生權和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資格。在校學生34640余人,其中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690余人。2006年獲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
學校下設工商管理學院、旅游與城市管理學院、財務與會計學院、統計與數學學院、經濟學院、金融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法學院、人文與傳播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日本語言文化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杭州商學院、章乃器學院、MBA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人民武裝學院等23個學院和現代商貿研究中心、浙商研究院、浙江省工業環保設計研究院、浙江省旅游科學研究所、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統計科學研究所、產業經濟研究所、食品研究院、水產加工研究所等50余個研究機構。
學校擁有3個博士后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69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1個碩士專業學位門類(覆蓋21個招生領域), 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5個省級重點專業、64個本科專業(學校在14個省市區列入第一批招生;30個本科專業列入浙江省第一批招生)。擁有1個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專業分中心,2個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浙江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級學科,4個按一級學科建設的浙江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8個浙江省重點學科, 6個浙江省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行業創新平臺,6個浙江省重點創新團隊、6個浙江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互聯網應用創新開放平臺示范基地”,1個浙江省統計科學研究基地,1個浙江省社會科學普及示范基地。擁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擁有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在我國南方設立的唯一海外日本學研究重點基地,全國首個鮑莫爾創新研究中心。學校還設有浙江省唯一的全球金融保險業(LOMA、CPCU)教育考試中心,浙江省省屬高校唯一的教育部國外考試(TOEFL、GRE、GMAT)中心和公共外語考試中心、全國日語能力測試考點。
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是浙江省3 個高校出版社之一。學校出版的《商業經濟與管理》和《浙江工商大學學報》在國內外公開發行,《商業經濟與管理》雜志是全國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來源期刊。
學校現有教職工211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630余人,博士生導師57人,正高職稱258人,副高職稱607人,博士638人。擁有“浙江省特級專家”1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1人,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7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才3人,浙江省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4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人,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國優秀輔導員1人,中國“杰出青年法學家”1人,浙江省功勛教師1人,浙江省優秀教師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7人,入選省“151人才工程”培養人員123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34人,省級教學名師5人,省級教壇新秀4人,省“千人計劃”1人,錢江學者(省特聘教授)3人,西湖學者6人。
學校先后與美、英、加、澳、日、韓等國家的50多所大學、教育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學校現有中國語言與文化、中國與中國商務、商務漢語等多個培訓、合作項目。2004年起,學校與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合作培養項目管理碩士(MPM)。浙江工商大學法語聯盟是法國法語聯盟在浙江省的唯一合作伙伴。學校與比利時西弗蘭德大學合作共建孔子學院。
學校占地面積165.8萬平方米,分為下沙校區和教工路校區,總建筑面積95.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29億元,教學用計算機10950余臺。圖書館紙質圖書259.66萬冊,數字資源60000GB,中文紙質報刊2110余種,外文紙質報刊240余種,中外文全文電子期刊21000余種。
浙江工商大學秉承“誠、毅、勤、樸”的校訓,正在大力實施“創新強校,特色名校,加快轉型,躋身百強”的發展戰略,努力建設成為有特色、高水平、綜合性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 |
浙江工商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浙江杭州 關注人數:次 |
類型:財經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浙江省教育廳 國家重點學科:1個 博士點:21個 碩士點:89個 |
- 09-14[高校新聞]校慶專題65:校慶文藝演出歌手專訪
- 09-14[高校新聞]呂羅拔陳桂月孫子兵法學術報告會舉行
- 09-04[高校新聞]校園營銷先鋒俱樂部啟動 為學生實踐
- 09-02[高校新聞]十天集訓蓄能量 準教官整裝待發
- 08-30[高校新聞]園林學院暑期實踐團深入貧困鄉鎮做文
- 08-23[高校新聞]張清華校長到南海油田看望校友
- 08-22[高校新聞]展現的風景:設計學院將在倫敦蘇富比
- 08-19[高校新聞]“魅力新疆”攝影展:一扇展示獨特故
- [招生信息]浙江工商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浙江工商大學"的新聞

1911年,創建杭州中等商業學堂。章乃器、駱耕漠等是我校的著名校友。1980年,國務院批準成立杭州商學院,獲學士學位授予權。1990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教育部批準更名為浙江工商大學。學校占地面積1944畝,分為下沙校區和教工路校區。建筑面積87.48萬平...
浙江工商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7日
浙江工商大學專業設置
浙江工商大學的重點專業
6 6大學科:管理學、經濟學、工學、文學、法學、理學。
1個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學現代商貿研究中心。
1個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浙江省浙商研究中心。
2個浙江省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統計學、企業管理學。
1個省級重中之重學科:食品科學與工程。
8個省級重點學科:企業管理學、統計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產業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金融學、數量經濟學、旅游管理。
11個省級重點專業: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統計學、食品科學與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食品質量與安全、會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市場營銷、英語。
浙江工商大學的錄取規則
第九條學校實行“學校負責,省(直轄市、自治區)教育考試院(招辦)監督”的錄取體制,招生錄取工作嚴格遵守教育部和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主管部門的有關政策和規定。
第十條學校根據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生源情況確定調檔比例,調檔比例控制在當批次計劃錄取人數的105%以內。
第十一條新生錄取時男女比例不限。
第十二條身體健康要求按《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規定執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中明確“學校可以不予錄取”、“學校有關專業可不予錄取”的,均按“不予錄取”執行。
第十三條新生錄取按照以下原則執行:
(一)專業志愿間不設分數級差,按投檔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
(二)投檔成績相同者,參考考生綜合素質評價和學業水平測試(高中會考)結果等,擇優錄取。
(三)所有專業志愿均未錄取者,再根據計劃缺額情況,從高分到低分錄取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
(四)浙江省內參加新課改的考生,報考我校必須滿足綜合素質評價中審美與藝術、運動與健康、探究與實踐、勞動與技能等四個方面要求等第均為P(含)以上以及學習能力要求等第C(含)以上。
第十四條專業和文化課成績均合格的美術類專業考生的錄取按綜合分排序(其中,專業成績占50%,文化成績占50%;文化成績、專業成績均按滿分750分制折算),按第十三條原則錄取。如有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考試機構單獨設定考生綜合分計算方式的,從其規定。
浙江工商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211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630余人,博士生導師57人,正高職稱258人,副高職稱607人,博士638人。擁有“浙江省特級專家”1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1人,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7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才3人,浙江省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4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人,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國優秀輔導員1人,中國“杰出青年法學家”1人,浙江省功勛教師1人,浙江省優秀教師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7人,入選省“151人才工程”培養人員123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34人,省級教學名師5人,省級教壇新秀4人,省“千人計劃”1人,錢江學者(省特聘教授)3人,西湖學者6人。
浙江工商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富有成效的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
針對全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后,畢業生大幅度增加,就業市場競爭較為激烈的形勢,在浙江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從實際出發,根據國家政策努力完善畢業生就業指導體系,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給畢業生就業創造最大的空間,開辟盡可能廣闊的就業渠道。
◆學校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明確提出就業工作任務和工作目標;撥出專款,為畢業生就業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持;建立畢業生就業工作考核制度,通過引入激勵機制,發揮全校力量幫助畢業生就業。
◆在學校報刊和宣傳欄上大版面定期刊登有關就業信息,每周對就業工作進行動態通報,制作了畢業生就業工作流程圖,開辟了就業信息閱覽點、就業信息上網查詢點等場所,幫助學生了解總體就業形勢和國家有關就業政策。
◆學校進一步完善畢業生就業網站,重點改造了學校就業信息數據庫,為畢業生及時提供就業最新動態、用人單位信息、人才需求詳細信息等內容,構建用人單位與我校畢業生之間溝通的橋梁。部分二級學院也建立了用人單位信息數據庫。
◆學校面向社會發布畢業生生源情況。學校、二級學院、任課教師和論文指導教師積極向用人單位推薦品學兼優畢業生,擴大了畢業生推薦工作的廣度和深度;通過媒體推薦品學兼優的經濟困難的學生就業,取得較好的效果。
◆全年開設畢業生就業指導課,邀請專家學者舉辦就業專題講座,提高學生就業技巧。以座談會等形式直接與畢業生接觸,及時掌握畢業生的需求,幫助學生擺正就業心態,調整期望值,鼓勵學生轉變觀念、積極簽約。為畢業生提供個性化服務,幫助畢業生進行職業生涯的設計與規劃。
◆直接向用人單位發征詢函,面向社會廣泛征集用人信息;學校職能部門派人參加一系列人才交流大會;學校領導親自帶隊,走訪經濟發達地區的人事局和重點企業,召開人事部門負責人就業懇談會;大力挖掘就業潛力,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新思路。
◆根據中小型就業招聘會供需雙方針對性強的特點,學校開辟專用場地,以沿海發達地區為基礎,結合相關專業,經常性地召開各種類型的專場招聘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校還積極承辦由省教育廳主辦的浙江省高校財經類畢業生就業招聘會,
◆根據國家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了《浙江工商大學完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相關政策的實施辦法》,為未就業畢業生落實政策;對未簽約畢業生逐個分析,針對不同情況進行分類指導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為畢業生就業創造良好的環境。
這些開拓創新、講究實效措施的實施,大大加強了用人單位與畢業生的聯系,增加了畢業生的就業機會,并已經取得了喜人的成績。2003屆本科畢業生在浙江省就業率高達91.9 %,在全國就業率高達89.2%。在應屆畢業班中有6個班級的就業率達到100%,27個班級的就業率達到90%以上。學校畢業生就業辦公室也連續幾年被浙江省教育廳評為“浙江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2003屆本科畢業生就業去向一覽表:
出國及考取研究生5.6%
科研、高校、金融、醫療及各類事業單位20.3%
國有大中型企業23.3%
三資、私營及其他企業43.9%
機關6%
部隊0.9%
浙江工商大學的收費標準
第二十二條 被我校錄取的新生,應在我校規定的期限內到校辦理入學手續。因故不能按期入學者,應向學校請假。未經請假或請假逾期者,視為放棄入學資格。
新生入學后,學校在三個月內按照國家招生規定對其進行復查。復查不合格者,由學校區別情況予以處理,直至取消入學資格。
第二十三條 學校嚴格執行浙江省物價局、財政廳、教育廳統一規定的收費標準。具體實施按學校學分制收費辦法執行。
浙江工商大學在校生情況
學校擁有管理學、經濟學、工學、文學、法學、理學、歷史學、哲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學位、碩士學位、學士學位授予權,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外國留學生、港澳臺學生招生權和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資格。在校學生34640余人,其中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690余人。2006年獲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