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理工大學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漢中市,漢中北倚秦嶺、南屏巴山,漢水橫貫其間。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濕潤,宜學宜居,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的美譽。
學校創建于1958年,是一所具有60年辦學歷史的省屬普通高等學校,也是全國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之一,是漢中周邊陜甘川鄂渝毗鄰地區唯一一所具有碩士授予權的高校。先后經歷了漢中大學、漢中師范學院與北京大學漢中分校、陜西工學院、陜西理工學院等發展階段。2016年經教育部批準,陜西理工學院更名為陜西理工大學。
學校現有三個校區,校園總面積136萬平方米,校舍建筑總面積68萬平方米。現設有17個學院和2個教學實驗實訓中心。設有65個本科專業。擁有中國語言文學、機械工程、生物學、化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食品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7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學校現有6個省級重點學科(特色學科),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1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博士后創新基地、1個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擁有14個省級研究中心和服務平臺。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41億元。學校館藏圖書223.53萬冊。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182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912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255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451人,其中教授124人。現有雙聘院士3人,國家高端外國專家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雙聘),陜西省“百人計劃”人才8人,陜西省“千人計劃”人才1人,“三五人才工程”入選者2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貼14人;學校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優秀教師,曾憲梓教育基金、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陜西省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教學名師、師德標兵、青年科技新星等榮譽稱號獲得者40余人。全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萬人。
建校以來,陜西理工大學始終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依法治校和從嚴治教,不斷深化改革,強化管理,加強教學基本建設,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特別是近年來,學校凝練辦學指導思想,大力實施“教學質量工程”,形成了“扎根秦巴,艱苦創業,服務基層,培養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特色,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辦學實力顯著增強。2007年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現擁有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和6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建設項目,6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名牌專業,15門省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在線課程,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7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0個省級教學團隊,8名省級教學名師,2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試點學院,10個省級一流專業(其中3個建設項目,7個培育項目),1個國家級和3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校60年來,學校累計為國家培養了10余萬名專業技術人才,其中絕大多數已經成為所在行業、部門或地區的業務骨干、學術帶頭人和優秀管理人才,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學校高度重視科學研究與學術交流,始終堅持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重,堅持面向地方經濟建設主戰場,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工作蓬勃發展,建成了學科門類較為完備的學科體系。在學科建設中,學校不斷凝煉學科方向、整合學科隊伍、合理配置資源、促進交叉融合,逐漸形成了以秦巴山區自然資源研究與開發利用為特色的理學學科群、以工業應用技術開發研究為特色的工學學科群、以漢水流域文化史及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研究為特色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群及其研究方向,建成了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學科及研究與服務平臺,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十二五”以來,學校先后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20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93項,發表學術論文9068篇,其中被SCI等四大索引收錄876篇,出版著作和教材559部,獲得授權國家專利1991項;獲省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56項;獲省級重點科技創新團隊1個。《陜西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為“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陜西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為“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優秀期刊”。
近年來,學校以“人才隊伍建設工程”為抓手,大力引進“百人計劃”和國家高端外國專家等高水平人才,積極聘請院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等知名專家、教授為學校雙聘教授,同時啟動“千萬工程”,大力引進和培養博士,不斷提升人才隊伍水平。
學校重視國際學術與文化交流。先后與美國、澳大利亞、德國、新西蘭、波蘭、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20余所高校及教育教學組織建立并保持合作與交流關系,積極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的合作與交流。常年聘請外籍專家及國內外知名學者來校任教、講學,促進學校的學術交流與對外融合。積極發展留學生教育。
一代代陜理工人的傳承奮進鑄就了“艱苦奮斗、忠誠奉獻、求真尚實、博望致遠”的陜西理工大學精神。當前,學校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為引領,深入實施學科建設與科技創新工程、教學質量提升工程、人才隊伍建設工程、大學文化建設工程、黨的建設工程,深化改革,強化管理,全面開展創建以工程教育和教師教育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努力實現學校事業發展的新突破。(以上數據截至2018年4月)
黨委書記:劉保民 校長:張社民
地址:陜西省漢中市漢臺區東一環路1號
電話:(0916)2641855(南校區)(0916)2291022(北校區)
傳真:(0916)2212866(南校區)(0916)2291023(北校區)
郵編:723001 (南校區) 723003(北校區)
網址:http://www.snut.edu.cn
E-mail:yzbgs@snut.edu.cn
![]() |
陜西理工學院 |
等級:二本 位于陜西漢中 關注人數:次 |
類型:理工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陜西省 碩士點:27個 |
- 09-17[高校新聞]學校惠民工程“十件實事”之大學生浴
- 09-13[高校新聞]“我們在長沙火車站等著你!”
- 09-04[高校新聞]校友代表向海內外校友發出“心系母校
- 08-31[高校新聞]湖南省大學生體育代表團吹響號角 23
- 08-26[高校新聞]河海大學文天學院召開2012年暑期戰略
- 08-23[高校新聞]重慶醫科大學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
- 08-03[高校新聞]憶往昔風雨兼程,聚母校思源致遠
- 08-03[高校新聞]長春建筑學院隆重舉行2012屆畢業典禮
- [招生信息]陜西理工學院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陜西理工學院"的新聞

陜西理工學院是一所歷史悠久、辦學特色鮮明的多科性大學。學校坐落在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譽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漢中市。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優美的自然環境,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學校校園占地1742畝,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 陜西理工學院...
陜西理工學院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2日
陜西理工學院專業設置
陜西理工學院的重點專業
現擁有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和4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建設項目、6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名牌專業、11門省級精品課程、5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6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校50余年來,學校累計為國家培養了近10萬余名專業技術人才,其中絕大多數已經成為所在行業、部門或地區的業務骨干、學術帶頭人和優秀管理人才,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陜西理工學院的錄取規則
第四章錄取原則與辦法
第十條學校招生工作執行國家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辦公室制定的錄取政策和有關規定,貫徹“德、智、體等方面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在考生德、智、體考核合格的情況下,以所填報的專業志愿和投檔成績為依據,公正錄取。
第十一條學校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源情況確定調檔比例,調檔比例不超過我校在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計劃的120%。
第十二條學校實行“專業清”錄取原則。執行平行志愿投檔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學校按省級招生辦投檔順序錄取;執行非平行志愿投檔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優先錄取第一志愿考生,當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時,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從高分到低分錄取。專業確定辦法依據志愿優先原則,按高考位次擇優錄取,無專業分數級差。考生所有專業志愿都無法滿足時,若服從專業調劑,則將考生調劑錄取到其他缺檔專業,否則,作退檔處理。
第十三條對于有選考科目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若某些專業按選考科目錄取生源不足時,我校參照省級招生主管部門的規定執行,也可錄取其他科目并有專業服從志愿的考生。
第十四條我校認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招生考試機構有關加分或降分投檔的有關規定,并按加分(或降分)后的成績排序錄取。
第十五條英語專業只招收應試英語語種的考生,英語單科成績不得低于90分,要求外語口試省市的考生必須參加外語口試且口試成績合格;日語專業只招收應試英語或日語語種的考生。其他專業外語語種要求為英語。
第十六條體檢標準執行由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男、女生錄取比例不限。
第十七條我校藝術類專業招生,考生文化課成績達到生源所在省份規定分數線且專業課通過生源所在省份統考(聯考)并合格后,使用生源所在省份專業課統考(聯考)成績,錄取原則為:按專業課成績從高到低排序,擇優錄取;
第十八條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文化課成績和專業成績均達到生源所在省份規定分數線后,按照專業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擇優錄取。運動訓練專業在報名材料齊全,資格審查、體檢合格的前提下,在文化考試成績達到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基礎上,根據考生的文化課考試成績(30%)和體育專項考試成績(70%),綜合評價,分項目劃比例擇優錄取。
第十九條新生入校3個月內,學校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入學體檢和資格復查,若發現不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將取消其入學資格。
陜西理工學院現有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1628名,其中專任教師1222名,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249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418人,其中教授129人。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優秀教師、陜西省優秀教師、教學名師、師德標兵、陜西省“百人計劃”人才、陜西省“三五人才”等40余人。其中有院士3人(雙聘),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雙聘)。
陜西理工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
建校以來,為國家培養5萬余名合格人才,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近年來我校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陜西理工學院的收費標準
收費標準:按陜西省物價局、陜西省教育廳、陜西省財政廳聯合下發的高等院校收費標準執行。 文史類專業:3500元/年;理工、體育、外語類專業:4500元/年;文理兼招的專業:4500元/年;藝術類專業:舞蹈編導11000元/年、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9000元/年、音樂學7000元/年、美術學7000元/年。高職專業:5500元/年。住宿費標準分為800元/年和1000元/年,若國家或物價部門有新的規定,按新規定執行。
陜西理工學院在校生情況
全校共有各類在校學生2.57萬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1859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