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醫學院,2006年正式更名為天津中醫藥大學。1992年經國家教委批準,加掛中國傳統醫藥國際學院校牌,是教育部高等學校中醫學、醫學人文素質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和世中聯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2017年,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中藥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正在建設中的新校區坐落于天津市靜海縣團泊湖畔,占地2600余畝,建筑面積60余萬平方米,將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中醫藥博物館、中藥植物園;全國最先進的中醫藥科技園及中醫藥國際教育中心。
學校現有14個學院、2個學部、2個研究院所、3所直屬附屬醫院、4所非直屬附屬醫院。本科以上全日制在校生12621人,其中本科生8289人,碩博研究生3440人,留學生及臺港澳僑學歷生892人。設有6個學科門類,26個本科專業,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博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22個博士二級學科學位授權點,7個碩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42個碩士二級學科學位授權點。
學校現擁有針灸推拿學和中醫內科學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23個、天津市“十三五”重點學科9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各類省部級科研基地26個。
截至2017年10月,全校(含一二附院)系統有在編教職工3635人,具有高級職稱人員1000人。獲批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有中國工程院院士3名,國醫大師2名,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杰青、國家優青萬人計劃、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衛生部突貢專家等一批高層次人才。近年來,獲批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支、學校獲批教育部創新團隊3支。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5項,其中特等獎一項;擁有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6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1門,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學校積極擴大境外合作辦學,近5年,為68個國家和地區培養學歷生近5198名,特色短期研修培訓項目為8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中醫藥人才近5827人,成功舉辦教育部、商務部、外交部等各類對外高級培訓班23期。
2015-2017年,學校新增省部級、局級以上課題共226項。國家級項目105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5項(含重點項目2項、優青項目1項),科技部項目7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項。省部級項目104項,其中包括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項目2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6項,中國工程院項目3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33項,其中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獎1項;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校長張伯禮院士主持完成的“中成藥二次開發核心技術體系創研及其產業化”榮獲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并獲2016年度吳階平醫學獎。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學校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中藥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學校將積極謀劃和部署“雙一流”建設工作,以一流學科建設引領帶動學校整體發展,提升學校綜合實力,彰顯學校特色和優勢。
學校以“進德修業、繼承創新”為校訓,以“做精醫學,做強藥學,做實健康相關專業,做大社會服務”為發展戰略,以重點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為優勢,以中醫藥對外教育和轉化服務為特色,堅持“傳承與創新協同,科研與服務并舉,以質量求內涵,全面協調發展”方針,建設高水平、外向型、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教學研究型中醫藥大學。
![]()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天津天津市 關注人數:次 |
類型:醫藥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天津市教育委員會 國家重點學科:2個 院士:3位 博士點:26個 碩士點:61個 |
- 09-13[高校新聞]學梓生活家園開業慶典儀式隆重舉行
- 09-02[高校新聞]里仁學院2012級《英語》考試考場安排
- 08-29[高校新聞]信息學院青年教師”走出校園”提升行
- 08-25[高校新聞]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舉行客座教授聘任儀
- 08-23[高校新聞]附屬中學首屆高一新生展開軍訓 同學
- 08-21[高校新聞]張堯學校長親切慰問暑假堅守崗位的教
- 08-10[高校新聞]2013年中央高校改善基本辦學條件專項
- 07-30[高校新聞]濰坊學院在全國大學生網絡商務創新應
- [招生信息]天津中醫藥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天津中醫藥大學"的新聞

天津中醫藥大學始建于1958年。1992年經國家教委批準,加掛中國傳統醫藥國際學院校牌,是教育部高等學校中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和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教育指導委員會掛靠單位。 學校建有中醫學、中藥學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中醫學、中藥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
天津中醫藥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6日
天津中醫藥大學專業設置
天津中醫藥大學的重點專業
天津中醫藥大學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始終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大力發展優勢、特色學科的建設方針,提升辦學實力,形成辦學特色。學院把學科建設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多方籌集資金,加大投入力度,使學科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
中醫學學科是該院最大、實力最強的學科,是省部級重點學科。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針灸推拿學科為國家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以及天津市“重中之重”學科,是該院的特色與優勢學科,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在石學敏院士率領下,在教學、科研、臨床各個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實驗針灸學新學科建設”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開辟教學新途徑,培養針灸新人才”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承擔國家攀登計劃、國家“七五”“八五”“十五”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級科研項目86項,獲科技成果74項,其中“醒腦開竅法針刺治療中風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天津市科技興市突出貢獻獎,“老年性癡呆異常表達基因的篩選和芯片的研制對快速老化鼠腦MTmRNA 表達的影響” 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一等獎。
針灸推拿學本科專業2004年被評為中國大學本科專業第一名,2005年被列入中國大學優秀本科專業。
中醫內科學是天津市“重中之重”學科。該學科在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天津中醫學院院長張伯禮教授帶領下,先后承擔國家和省部級課題40余項,獲國家及省部級獎勵20余項,其中“益腎化濁法治療老年期血管性癡呆的研究”與“復方丹參方藥效物質和作用機理研究”分別獲得2002年、2004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醫舌診客觀化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2004年4月,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驗收的18項中醫藥治療SARS的科學研究課題中,該院完成的《SARS中醫證候學與中西醫結合治療研究》是唯一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的研究項目。
中醫婦科學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醫兒科學、針灸推拿學、腎病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專病)建設中心。
天津中醫藥大學的錄取規則
第八條:招生錄取工作遵循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程序的原則;執行國家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委員會制定的錄取政策,以及本章程公布的有關規定;以考生填報的志愿和高考成績為主要錄取依據,德智體美全面考核,擇優錄取。錄取過程中,自覺接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委員會、紀檢監察部門、考生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第九條:院校錄取以志愿優先為原則,即在同一科類、相應批次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錄取控制分數線上,按考生填報的院校志愿順序,從高分到低分錄取第一志愿報考我校的考生,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布的同批次最低控制線上第一志愿報考我校的人數少于招生計劃數時,擇優錄取第二志愿報考我校的考生,依次類推。凡高考錄取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執行所在省相關政策。
第十條:專業錄取以分數優先為原則,即在同一科類、相應批次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錄取控制分數線上,先按高分到低分排序,按照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順序依次錄取。專業志愿不設分數級差,如考生分數未達到第一專業志愿錄取分數,即看是否達到第二專業志愿錄取分數,依次類推,直至最后一個專業志愿。在考生所報專業志愿均未被錄取情況下,對服從專業調劑者,可調到未錄滿專業;對不服從調劑者,作退檔處理。非第一志愿進檔的考生依據其高考成績,安排到尚未完成錄取計劃的專業。
第十一條:天津考生,在天津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歷史等8個學科成績等第均獲得A(簡稱8A),如投檔后排名在我校前10%的,可優先安排專業。優先安排專業時,按照8A考生的高考成績和專業志愿,以分數優先為原則。
在高考分數與考生填報專業志愿順序相同的條件下,優先安排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較佳的考生,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相同,則可依據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安排專業。退檔處理時,若分數相同,先對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較差的考生做出退檔處理,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相同,則依據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做出退檔處理。
比較考生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時,先比較獲得A等第的個數,如A等第個數相同,再比較獲得B等第的個數,以此類推。評價考生的綜合素質時,依據考生的學業類(含學業成績、課程修習情況)和非學業類(含道德品質、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獲獎情況)兩方面情況綜合比較,進行評價。如考生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相同,再依次參考學業水平單科考試成績。
第十二條:江蘇考生,依據當地招生辦法,錄取及安排專業時按照等級級差法排序,即將進檔考生的選測科目等級折算成等級級差分,在考生投檔分的基礎上加上等級級差分后,由高分到低分錄取。選測科目等級折算標準:A+=3分,A=2分,B+=1分,B=0分。
第十三條:內蒙古考生,依據當地招生辦法,專業錄取以“專業志愿清”為原則,即先按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順序依次由高分到低分排隊錄取。
第十四條: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錄取原則為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投檔考生中,按照考生文化成績(天津市考生按專業和文化考試成績相加的總成績)根據考生志愿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第十五條:根據教育部文件精神,院校錄取時我校原則上認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辦有關政策性加分的規定。專業錄取時不考慮政策性加分。
第十六條:在高考分數與考生填報專業志愿順序相同的條件下,優先錄取獲得省級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的考生以及專業相關科目分數較高的考生。
第十七條:學校各專業的公共外語課程均為英語,小語種考生慎重報考。
第十八條:報考中醫學(涉外針灸方向英語)專業的考生,高考外語成績低于100分者(江蘇為80分),不予錄取。
第十九條:每個專業男、女生均可報考,無男女比例限制。對應屆生和往屆生一視同仁。
第二十條:體檢標準依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2003年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對不符合標準者,按指導意見規定處理。鑒于我校的專業培養要求和就業特點,建議殘疾考生慎報醫、藥和護理類專業。
第二十一條:護理專業要求,五官端正,體態正常。男生身高不低于1.65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
第二十二條:定向生的錄取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定向就業招生工作的通知”精神辦理。定向招生,定向就業。
第二十三條:我校在收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主管部門核準備案的錄取考生名單后寄發錄取通知書。錄取通知書以特快專遞的方式寄出。
天津中醫藥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全系統有教職工3590人,具有高級職稱人員952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3名、國醫大師2名,2人獲批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獲批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入選天津市首批青年拔尖人才;2人入選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工程一層次人選,7人入選二層次,22人入選三層次。2人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長江5人;“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天津市講座教授2人;天津市突貢專家2人;天津市千人計劃人選5人;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工程一層次人選2人。 [5]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有專任教師855人,其中具有正高級職稱者177人,副高級職稱者260人,中級職稱者345人,初級職稱者56人,未定職級17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為51.1%。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310人,具有碩士學位者367人,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0個天津市級教學團隊。 [4-5]
天津中醫藥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中醫藥大學招辦主任常毅介紹,天津中醫藥大學以中醫藥學科為主干,醫學、理學、文學、管理學等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相互支撐,多學科協調發展。瞄準社會需求辦學,為學生的就業創造了廣泛的前景。招收本碩連續的學生,培養長學制的醫學生,對中醫學本科采取厚基礎,寬口徑,前期趨同,中后期學生可根據社會需求和本人特長選修中醫臨床、中西醫臨床醫學、中醫骨傷、美容和康復醫學等不同的方向,擴大就業空間。其他學科門類的專業也都具有中醫藥特色,使學生達到一專多能,就業前景非常看好。
天津中醫藥大學的收費標準
第六條:學校根據發展規劃、辦學條件、學科設置、生源狀況和社會需求,制定2018年面向全國二十九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分專業招生計劃。并按照教育部核準下達的具體招生專業、招生人數通過各種方式向社會公布。本科預留計劃數不超過學校本科招生計劃數的1%,以用于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平行志愿的錄取調節。
第七條:學費收取按天津市規定的標準執行,文科類專業:4400元/生/年;理工外語類專業:5400元/生/年;醫學類專業:5800元/生/年;中外合作辦學臨床藥學專業:國內28000元/生/年,在英國就讀期間學費約1.8萬英鎊/生/年,由諾丁漢大學依據其當年的學費標準收取。住宿費標準:1200元/生/年(四人間)。各專業收費標準詳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辦公室公布的招生計劃表或學校下發的《2018年新生入學報到須知》。中醫學專業(“5+3”一體化)、中醫學專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9年制)的研究生培養階段,按照國家規定的研究生學費標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