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好服務贏得好口碑——二醫大東方肝膽外科醫院以貼心服務贏得患者信任

5年前,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在上海市“病人滿意度”萬人問卷調查中排名倒數。現在,他們已連續4年獲得這一調查的全市專科醫院第一名。
談到這個變化,該院政委張全民一語中的:“這是我們大力弘揚‘吳孟超精神’,講服務、抓服務、強服務的結果。只有服務好,病人才滿意,要讓病人滿意,就得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
合理治療是最好的服務
日前,嚴以群教授的門診來了一位“老朋友”——三年前專程來看病卻被他“推”走的病人。這位病人體檢時查出肝臟上長了個七八公分大的血管瘤,而且位置很深,在當地和全國多家醫院就醫后,都說沒法治療。家人在網上查找到嚴以群教授切除血管瘤經驗豐富,特地來求治。嚴教授看過病人資料并詢問病史后,告訴病人血管瘤是良性病,一般不用開刀,也不用藥物治療。他建議病人定期檢查,如果瘤子長得很快,再來開刀,如果變化不大,則可以放心帶瘤生存。一家人向嚴教授道謝后,歡天喜地回家了。三年來,病人的瘤子基本沒有變化,生活也不受影響,于是,他們每次復檢都來看望嚴以群教授。
院長吳孟超說:“幾年前,在‘大處方’、‘大檢查’、‘小病大治’、‘小刀大開’等‘新聞’很多的時候,我們率先提出肝膽疾病的合理化、規范化治療。用藥時只用對的、不用貴的,該開刀的開刀、不該開的堅決不開,把給病人提供合理治療當作服務的最高標準。”
聯一條無形的“服務鏈”
肝外四科護士長陸麗華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趕緊拿著5年前在她們科開刀的肝癌患者劉先生寄來的檢查資料,給當時的主刀醫生沈鋒教授看,沈教授看后很高興地說一切正常。查完房后,陸護士長先去門診幫劉先生買藥,然后打電話給快遞公司,把劉先生需要的保肝藥快遞給他。
護理部主任葉志霞說:“常言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我們要求所有護士真正做到‘把病人當親人’,一切從病人需求出發,更新服務觀念,創新服務手段,豐富服務內涵,讓病人在醫院舒心,出院后安心,治療好開心。”
主動靠前去服務
這天,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門診大廳里多了幾位特殊的“病人家屬”——該院機關工作人員和醫生護士——醫院組織的“當一回病人、幫一回病人”活動的體驗者。這項活動開展兩年來,先后有100多名工作人員參與體驗,既受到病人及其家屬的歡迎,也讓工作人員備受震動和教育,服務態度更加積極。
院政治部主任李鋼說:“在‘吳孟超精神’的激勵下,我們通過建立醫德醫風檔案、舉辦醫德醫風監督員培訓班、設立‘醫德高尚獎’等手段,強化大家的服務意識,讓主動服務、靠前服務成了一種自覺。” (張鵬 2013年7月9日發表于《科技日報》第10版)
更多有關"病人,服務,開刀,教授,治療"的文章請點擊進入第二軍醫大學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