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是一所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設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
中國石油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是一所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設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
中國石油大學
學校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北京市昌平區軍都山南麓,校園總面積496.5畝。學校的前身是以清華大學石油系為基礎,匯聚天津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的部分師資,于1953年創立的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北京石油學院。1960年10月,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1969年,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1981年6月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1989年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2000年,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直屬;2000年6月,學校成立研究生院;2005年1月,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經過6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已成為石油石化學科領域培養高級專門人才、開展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
學校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學校的根本任務,堅持“人才培養質量是學校生命線”的理念。半個多世紀以來,學校為國家培養了十多萬名優秀專門人才,為國家石油石化工業的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被譽為“石油人才的搖籃”。在眾多的畢業生中涌現出了以周永康、吳儀為代表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以何國鐘、王德民、時銘顯等16位院士為代表的優秀科學家;以“新時期鐵人”王啟民、“當代青年的榜樣”秦文貴為代表的英雄模范人物;以及一大批石油石化行業領軍人物和工程技術骨干。在國家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一代青年石大校友迅速成長起來,成為活躍在我國石油石化等各個行業的中堅力量。
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布局。現設有地球科學學院、石油工程學院、化學工程學院、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地球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體育教學部、國際學院11個學院(部)以及提高采收率研究院、非常規天然氣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中國能源戰略研究院4個直屬研究院;擁有11個博士授權的一級學科,10個博士后流動站;33個碩士授權的一級學科;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工程碩士授權點涵蓋20個工程領域;擁有5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7個北京市重點學科。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并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
學校現有27個本科專業。在校全日制本科生7515人、碩士研究生5240人、博士研究生1022人、留學生802人,在校生總數14500余人;繼續教育學生3020人,成人教育學生6695人,遠程教育學生20322人。已形成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本專科、成人教育、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多層次、較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近年來,學校進一步強化質量、特色、精品意識,圍繞創新型人才培養,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十一五“以來,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3項,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0項;建設了9門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國家網絡教育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示范雙語課程,13門北京市精品課程,18部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設了1個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3個北京高等學校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和4個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
學校堅持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積極構建有利于人才隊伍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339人,專任教師829人;在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69%。教授221人,副教授252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84人。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5人,中組部“千人計劃“入選者4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6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1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5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入選“新(跨)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7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6個。
學校堅持把科學研究作為強校之路,緊密圍繞石油石化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按照“搭建大平臺、承擔大項目、凝聚大團隊、取得大成果”的思路,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科研水平。現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分室以及30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重點研究機構。石油石化學科研究領域優勢突出,在油氣成藏與分布、地球物理探測方法與技術、油氣井工程、油田化學與提高采收率、重質油加工、油氣儲運、石油石化裝備等10多個研究領域居國內領先水平,形成了一批標志性成果和特色技術,在非常規油氣、新能源等新興研究領域發展迅速。“十一五”以來,學校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600余項,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共25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98項。
學校長期堅持走政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道路。2013年10月,教育部與五大石油公司簽署了共建石油大學的協議。學校先后與116個省市區政府、企事業單位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特別是探索建立了產學研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新模式。現有近60家石油石化企業在校設置企業獎助學金;13家石油石化企業在校建立了育才廳;與23家石油石化單位簽署了“訂單式”本科生聯合培養協議;與22家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聯合招收博士后;在78家石油石化企業設立了研究生工作站或聯合培養基地;在100家企業建立了學生實習基地;在45家石油石化企業建立了社會實踐基地。2009年,學校與克拉瑪依市聯合建立工程師學院,2013年,與北京市以及多家單位在京研究院聯合建立工程師學院,探索政產學研聯合培養人才新機制,在工程教育領域邁出了新步伐。
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通過實施國際化戰略,國際交流與合作領域和范圍不斷拓寬,國際影響不斷擴大。學校與美國、法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等發達國家的85所高校和多家公司建立起了多層次、多領域、多渠道的交流合作關系。與國外大學或公司聯合建設了5個國際聯合實驗室;與厄瓜多爾基多圣弗朗西斯科大學聯合建立了孔子學院;平均每年舉辦或參與近十場國際性學術會議。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高水平大學的交流與合作呈現良好發展勢頭;與中亞、非洲、中東等地區政府和高校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贏得了較高聲望和知名度。
學校堅持把加強和改進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學校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堅強保證,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貫穿于學校工作的各方面,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秉承石油文化傳統,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氛圍。“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的校風、“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為學為師,立德立言”的教風、“厚積薄發,開物成務”的校訓以及“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愛國奉獻,開拓創新”的石大精神,是石大文化的精髓。2007年,學校以優秀成績順利通過北京市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評估,“肩負歷史使命,培育石油英才”獲得單項獎;2014年,獲得北京市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普通高等學校提名獎。
厚積薄發,開物成務。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中國石油大學正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矯健的步伐,向著“石油石化學科領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的宏偉目標闊步邁進。
更新時間:2014年5月20日
![]()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等級:一本 教育部直屬 位于北京市北京市 關注人數:次 |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211工程 主管部門:教育部 國家重點學科:5個 院士:12位 博士點:45個 碩士點:151個 |
- 09-13[高校新聞]深入學習張麗莉同志的先進事跡和崇高
- 09-01[高校新聞]數學與統計學院全院動員,形成改革共
- 08-29[高校新聞]學工部:以生為本 精細化服務保障新
- 08-25[高校新聞]數學學院:迎七一 宣誓言 表決心
- 08-24[高校新聞]了解商院、融入商院、暢想商院--201
- 08-23[高校新聞]《河南日報》頭版報道:鄭大本科一批
- 08-05[高校新聞]建筑管理學院創先爭優慶祝建黨九十一
- 08-05[高校新聞]惠州學院首屆服裝零售課程班學員畢業
- [招生信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18年錄取分數線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新聞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一所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是 “211 工程 ” 重點建設和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并設有研究生院的高等院校之一。半個多世紀以來,學校為國家培養了10萬余名優秀專門人才,為國家石油石化工業的發展奠定了人才...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4日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專業設置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重點專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錄取規則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現有師資力量
學校堅持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積極構建有利于人才隊伍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339人,專任教師829人;在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69%。教授221人,副教授252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84人。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5人,中組部“千人計劃“入選者4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6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1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5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入選“新(跨)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7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6個。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畢業生就業狀況
近年來,畢業生全員就業率在94%以上,其中本科畢業生考取研究生的占30%左右,在石油石化系統就業率60%以上。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收費標準
第六章 收費標準
第十七條 收費標準的審批與標準。學校按北京市物價局和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批準的收費標準,向學生收取有關費用。
招生專業學費標準:(1)資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油氣儲運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物探)、勘查技術與工程(測井)、海洋油氣工程、能源化學工程和英語專業為5500元/生·學年(2)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科學與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自動化、應用化學、環境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能源與動力工程、安全工程、環境工程和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為5200元/生·學年(3)經濟學類(含國際經濟與貿易、能源經濟)、工商管理類(含會計學、財務管理)和電子商務類(含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市場營銷)專業為5000元/生·學年。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在校生情況
學校現有27個本科專業。在校全日制本科生7515人、碩士研究生5240人、博士研究生1022人、留學生802人,在校生總數14500余人;繼續教育學生3020人,成人教育學生6695人,遠程教育學生203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