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路藍縷,櫛風沐雨,河南農業大學走過了百余年的辦學歷程。學校源自1902年創辦的河南大學堂,先后經歷了河南高等學堂、河南高等學校、河南公立農業專門學校、國立第五中山大學農科、河南大學農學院等辦學階段。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重新獨立建制,更名為河南農學院。1984年12月更名為河南農業大學。2009年9月成為農業部與地方省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屬農業高校。2012年11月成為國家林業局與省政府共建高校。2013年5月學校牽頭的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入選國家首批“2011計劃”。
學校下設20個學院,設有農、工、理、經、管、法、文、醫、教、藝10大學科門類。擁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6個一級學科省部級重點學科;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25個博士點,80個碩士點,30個專業學位碩士點,84個本科專業(方向)。各類在校生32000多人。
學校在職教職員工189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624人,博士學位440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5人,省“百人計劃”人選1人,中原學者3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3人;獲國家“中華農業英才獎”專家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國家骨干教師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8人,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崗位科學家10人。
學校建有國家“2011計劃”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小麥玉米作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新農村發展研究院、鄭州國家玉米改良分中心、教育部作物生長發育調控重點實驗室、農業部農村可再生能源重點開放實驗室、國家煙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34個國家和省部級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研究基地。
學校建有鄭州市文化路、龍子湖和許昌新區三個校區,占地面積5000畝。建有兩地三校區互聯、全方位覆蓋的信息網絡環境,以及數字化校園綜合應用信息共享平臺、國家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
學校面向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長期以來為國家糧食安全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近年來,學校堅持科學發展,堅持規模與內涵并重,以改革為動力,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突出辦學特色,正在努力建設一所以生命科學及其相關基礎學科為先導、以農業科學為優勢、特色明顯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努力成為河南高級農業人才的培養基地、農業科技創新的依托基地、農業高新技術的孵化基地、農業發展戰略的研究基地。
周邊環境
學校位于鄭州市文化路與農業路交匯處,校園環境幽雅,教學設備先進,文體設施完備。
通訊地址
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文化路95號,郵編:450002
聯系電話
0371-63558015;63558020;63558060;63558062 ,傳真:63558890
![]() |
河南農業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河南鄭州 關注人數:次 |
類型:農林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河南省教育廳 國家重點學科:3個 院士:14位 博士點:29個 碩士點:80個 |
- 09-13[高校新聞]“樹人”學校承擔平谷團區委青年調研
- 09-04[高校新聞]校園營銷先鋒俱樂部啟動 為學生實踐
- 08-31[高校新聞]延陵學院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活動
- 08-30[高校新聞]煙臺大學文經學院2012年暑期研討會隆
- 08-29[高校新聞]學校奮斗原創微言比賽圓滿結束
- 08-23[高校新聞]濰坊學院與山東景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
- 08-18[高校新聞]攝影協會“三下鄉” 聚焦農村并不為
- 08-05[高校新聞]南昌工學院派員赴武漢考察學習科研工
- [招生信息]河南農業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河南農業大學"的新聞

河南農業大學前身是成立于1913年的河南公立農業專門學校,之后相繼經歷了國立開封中山大學農科、省立中山大學農科、省立河南大學農學院和國立河南大學農學院等階段。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由河南大學農學院獨立建院,成為河南農學院。1957年從古城開封遷至省會鄭州。1984年12月更名為河南農業大學...
河南農業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5日
河南農業大學專業設置
河南農業大學的重點專業
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2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7個博士點,63個碩士點,56個本科專業(方向)。
河南農業大學的錄取規則
第五章錄取規則
第一條,身體條件執行《普通高校招生體檢標準》;
第二條,所有專業實行志愿分數優先原則,按照我省有關規定農林院校仍然執行對省內第一志愿考生(不含藝術、體育)加20分一次性投檔的政策。外省則根據當地有關政策執行;
第三條,對第一志愿報考我校一本專業且高考分數(原始分)高于當年一本線20分的考生,免除4年學費;
第四條,對第一志愿報考我校二本專業且高考分數(原始分)高于當年二本線40分的考生,可在政策允許范圍內保證專業志愿;
第五條,我校設立紹骙實驗班。在園林專業(一本)、生物工程專業(一本)和能源與動力工程(一本)招生,實行本碩連讀培養模式。學制六年。
第六條,我校環境設計專業錄取專業課采用美術省統考成績。文化課和專業課成績均不得低于省定分數線,并以專業課成績占60%,文化課成績占40%的方式進行錄取;
第七條,我校表演(體育藝術)專業錄取分三個方向,專業課分別采用體育舞蹈省統考、音樂省統考(僅限舞蹈方向)、空乘省統考成績。文化課成績和專業課成績均達到省定本科分數線后,按專業課成績由高到低依次錄取;
第八條,我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錄取專業課成績采用省統考成績,文化課和專業課成績均達到省定本科分數線,總成績按文化課與專業課成績加和方式由高到低依次錄取,男生身高要求170cm以上,女生要求160cm以上;
第九條,英語聽力成績將作為我校錄取的參考依據。
河南農業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1837人,其中雙聘院士14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80人,擁有博士學位的400余人,中原學者2人,省“百人計劃”人選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5人,獲國家“中華農業英才獎”專家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崗位科學家10人,國家骨干教師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38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3人。
河南農業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農大畢業生具有就業面廣、就業率高的優勢,既可以從事行政、事業管理工作,又可以從事教學科研和技術推廣工作,還可以依靠自己過硬的專業技術,到各類企業從事企業管理、技術開發及進行科技創業。連續多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左右。
其具體措施有:第一,建立就業基地。利用學校的科研基地及其實習基地,與社會用人單位建立廣泛的聯系。讓學生在實習及科研中,與企業建立聯系,企業也可借此了解學生,為學生就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第二,動員全校教職工乃至離退休老教師,為廣大畢業生提供就業線索。讓每位教職工既有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機會的責任感,還要肩負起指導畢業生順利就業的義務。僅此一項,為學生提供的崗位就能占到當年學生就業崗位總數的20%左右。2003年4月8日《中國教育報》第2版以《都來為畢業生當“紅娘”—河南農大全員參與就業工作為畢業生當“紅娘”》,報道了我校的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這一先進經驗。第三,注重信息網絡的建設。在學生工作網站上開通了畢業生就業的專欄,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廣泛收集用人單位信息,并及時發布到網絡上,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了快捷、便利的雙選平臺。第四,極鼓勵畢業生報考公務員,到基層建功立業。從1999年開始,我校報考省公務員的人數及考取率,一直位居全省高校之首,均達到全省當年錄用總人數20%——49%。學校還積極鼓勵學生報考研究生,每年考取率均能達到當年畢業生總數20%左右。第五,每年都在校內舉辦畢業生雙向選擇大會。近年來都邀請到用人單位700家左右,并同時邀請知名企業召開年度就業高峰論壇。第六,鼓勵和支持畢業生自主創業,學校是河南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學校,開設有大學生創業課程,建有大學生創業中心,設立有大學生創業基金。第七,定期公布各專業就業率,作為衡量各院工作水平和招生工作的重要指標。
河南農業大學的收費標準
第六章 收費標準
第一條,普通本科專業理工類3700元/生·年,文史類3400元/生·年;普通專科專業理工類3600元/生·年,文史類3300元/生·年;
第二條,藝術類 5700元/生·年;
第三條,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本科學費為14000元/生·年;專科學費為12000元/生·年;
第四條,住宿費依據考生實際入住標準從400-1100元/年不等。
河南農業大學在校生情況
學校現有各級各類學生近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