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學是一所直屬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坐落于白云黃鶴的故鄉——武漢南湖之濱。學校前身為中南民族學院,創建于1951年,2002年3月更名為中南民族大學。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始終堅持黨的民族工作規律與高等教育規律相結合,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與普通高等教育的普遍性相結合,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規律,尊重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努力探索辦好民族院校的新路子,學校的各項事業獲得了快速發展。
學校占地1554畝,校舍面積100萬余平米,館藏圖書280余萬冊,擁有全國高校第一家民族學博物館。校園內綠樹成蔭、花香四季,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現代建筑鱗次櫛比,湖光山色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構成了教學、科研和生活的優美環境。
學校現有56個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碩士、本科、預科等各類學生26000余人,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在湖北、河南、內蒙、新疆、廣西、西藏、云南、寧夏、山西等9個省(區)進入第一批招生,新生第一志愿錄取率超過90%,少數民族學生比例達到60%以上。現有教職工20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300余人。教師中,有正副教授767人,博士、碩士生導師427人,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9人,省部級專家34人,擁有博士、碩士研究生學位教師比例達到89%,形成了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優化、素質較高、發展良好的師資隊伍。
學校始終堅持“面向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地區,為黨和國家的民族工作服務、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的辦學宗旨,開設了10大學科門類的79個本科專業;擁有民族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7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擁有19個學術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80個學術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8個碩士專業(10個專業領域)學位授權點。授權學科覆蓋了除軍事學之外的其他全部12個學科門類,包括哲學、法學、文學、歷史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工學、理學、醫學、農學、藝術等。學校現有省部級一級重點學科9個,二級重點學科2個,有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省級品牌專業,23門國家、省級精品課程,11個國家級、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7個省部級科研機構(實驗室、基地、中心),實驗教學儀器設備總值約2.2億元。
2008年學校成為“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11年至2013年,學校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880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05項,省部級項目346項,獲省部級以上成果獎勵165項,出版著作173部,在核心期刊以上刊物發表論文近2000篇,獲授權專利62項。學校高度重視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以“篤信好學,自然寬和”的校訓激勵各族學生奮發圖強、全面發展。60余年來,學校已累計培養了11余萬名各民族干部和專業技術人才。他們遍布祖國的四面八方,為維護民族團結與穩定,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隨著教育改革與開放的不斷深入,學校加快了對外交流、開放辦學的步伐。目前,學校已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俄羅斯、德國、日本、韓國、法國等數十個國家(地區)的幾十所大學建立了校際交流與合作關系。2008年學校與美國威斯康星州立大學聯合創辦了“孔子學院”。學校定期選派優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國外訪問、交流、學習,選派教師出國講學、進修和從事科學研究,也聘請外國專家來校執教和開展合作,擴大了學校在國際上的學術影響。
近年來學校事業獲得了飛速發展。2001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02年更名為中南民族大學;2003年9月,成為國家民委與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建院校;2005年5月學校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再度榮獲優秀;2008年,學校獲“國家民委文明單位”稱號;2009年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2010年獲教育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三等獎;2001年至今連續12年6次被評為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要求、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需求和學生全面發展需要為導向,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為目標,大力實施“質量立校、學科興校、人才強校、特色榮校”戰略,扎實推進學校由教學型向教學研究型轉變,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人民更加滿意的高水平民族大學。
![]() |
中南民族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湖北武漢 關注人數:次 |
類型:民族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國家重點學科:13個 博士點:7個 碩士點:104個 |
- 09-15[高校新聞]機電學子在機電產品創新設計競賽中喜
- 09-14[高校新聞]劉潤作客上海電力學院第54期勵志講壇
- 08-31[高校新聞]湖南省首屆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TI杯
- 08-29[高校新聞]劉獻君院長出席2012年高等教育國際論
- 08-25[高校新聞]材料學生大覺寺暑期社會實踐獻禮校慶
- 08-18[高校新聞]重慶金融學院與上海交大聯合舉辦“中
- 08-01[高校新聞]重慶工商大學獲得第八屆中國(重慶)
- 07-22[高校新聞]上海電力學院2012年輔導員骨干培訓班
- [招生信息]中南民族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中南民族大學"的新聞

中南民族大學是一所直屬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 坐落于白云黃鶴的故鄉——武漢南湖之濱。學校前身為中南民族學院,創建于1951年,2002年3月更名為中南民族大學。學校占地1446畝,校舍面積70萬平米,學校館藏圖書260余萬冊,擁有全國高校第一家民族學博物館。校園內綠樹成蔭、花香四季,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
中南民族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8日
中南民族大學專業設置
中南民族大學的重點專業
13門省部級重點學科
中南民族大學的錄取規則
第四章錄取規則
第十一條根據教育部、國家民委的有關政策,學校面向全國招收包括漢族在內的各族考生,其中少數民族考生約占招生總數的65%。
第十二條學校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按錄取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規定確定。
第十三條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體檢合格,符合學校投檔條件的前提下,優先錄取第一志愿考生,如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在未完成計劃的專業中錄取非第一志愿報考本校的考生。
第十四條學校認可各省級教育主管部門規定的政策性加分,以考生所在省級招辦投檔成績(不含平行志愿排序分)進行錄取及確定專業。
第十五條學校確定考生錄取專業實行分數優先原則,不設專業分數級差,同等條件下少數民族考生優先錄取。同等分數及民族條件下,根據相關單科成績和專業志愿相結合的原則確定。考生所填報的專業志愿都無法滿足時,若服從專業調劑,則根據考生成績調劑到其他專業錄取,若不服從專業調劑,作退檔處理。在江蘇省采取先分數后等級的原則錄取。
第十六條外國語言文學類各專業只招收英語語種考生,其他專業不限考生應試外語語種,但新生進校后均須以英語為第一外語安排教學。對錄取以少數民族語文答卷的考生,學校無法提供相應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教學。
第十七條學校錄取新生無男女比例和應屆、往屆生限制。錄取新生的體檢標準參照教育部、衛生部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
第十八條美術類專業錄取原則:文化成績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者(其中外語成績不低于50分<滿分150分>),按文化課成績÷文化課滿分×100+專業課成績÷專業課滿分×100計算綜合分,根據考生綜合分從高到低擇優錄取,按分數優先原則進行專業分配;專業考試成績位于我校在各考點前5名且第一志愿報考我校的考生優先錄取,并在綜合分上加5分參與專業分配,英語成績要求可降低5分。
服裝與服飾設計(服裝設計與表演)、音樂學(聲樂)、音樂學(鋼琴)、音樂學(古箏)專業錄取原則:在考生專業課考試成績合格且文化考試成績達到所在省錄取控制分數線的情況下,不分文理科,按專業課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舞蹈表演專業分男女生計劃招生,其錄取原則:在考生專業課考試成績合格,身高符合要求且文化考試成績達到所在省錄取控制分數線的情況下,按照專業成績分男女生從高到低排名錄取。在四川和青海兩省使用統考成績錄取,統考成績須不低于專業課滿分的80%。
第十九條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的專業測試成績認可生源所在地省級招生部門組織的體育專業測試成績。專業錄取原則:在投檔考生中,按照專業測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具體投檔原則以考生所在省級招生部門相關規定為準。男生身高低于1.70米,女生身高低于1.60米者,一般不予錄取。
第二十條預科錄取按生源所在地省級招生部門規定的政策執行。預科與本科同時投檔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完成本科計劃后再錄取預科計劃,且只招收填報了預科志愿的少數民族考生。
第二十一條參加普通高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地區及臺灣省學生考試的考生,按其考試成績實行單獨排隊、擇優錄取。
中南民族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現有教職工20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300余人。教師中,有正副教授767人,博士、碩士生導師427人,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9人,省部級專家34人,擁有博士、碩士研究生學位教師比例達到89%,形成了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優化、素質較高、發展良好的師資隊伍。
中南民族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采取多種措施,為畢業生能順利就業搭建各種平臺。畢業生也以踏實勤奮的態度、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贏得了用人單位的青睞,畢業生的就業率均超過了90%,學校獲得了2005-2006年度湖北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畢業生的主要流向為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國內大中城市、政府機構、企業及一些相關社會部門。
中南民族大學的收費標準
第二十二條 學校學費及住宿費等費用按湖北省物價部門核定的標準執行。
中南民族大學在校生情況
學校現有56個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碩士、本科、預科等各類學生26000余人,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在湖北、河南、內蒙、新疆、廣西、西藏、云南、寧夏、山西等9個省(區)進入第一批招生,新生第一志愿錄取率超過90%,少數民族學生比例達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