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學簡介
黃鶴江城,百湖靈秀;沙湖黌門,弦歌鏗鏘。
【校園概貌】
湖北大學是湖北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學校地處國家中部地區中心城市、湖北省省會——武漢市內,現有武昌主校區、漢口校區、陽邏校區等3個校區,總占地2000余畝。學校是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
現任黨委書記劉建凡、校長熊健民。
【歷史沿革】
1931年,學校前身湖北省立教育學院在武昌寶集庵誕生,此后迭經國立湖北師范學院、湖北省教育學院、湖北省教師進修學院、湖北師范專科學校、武漢師范專科學校和武漢師范學院等時期。1984年8月更名改制為湖北大學,2013年7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簽署文件,共建湖北大學。
【辦學條件】
校舍總建筑面積7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15億元。圖書館總面積46051平方米,館藏中外文紙質文獻219.2萬冊、電子圖書總量265.4萬冊、中外文數據庫248個。《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全國百強社科期刊。學校公共服務設施優良,擁有中國高校“百佳”食堂。2012年學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通過建設綜合實訓大樓,將進一步改善基礎教學實驗條件。
【師資隊伍】
現有專任教師1090人,博士化比例超過50%。其中,雙聘院士2人,國家、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3人。正、副教授近700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860人。有湖北省屬高校唯一的人文社科類“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楚天學者”51人,全國模范教師3人,國家“萬人計劃”第一批教學名師1人,國家千人計劃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6人,湖北省教學名師6人、“百人計劃”6人、“新世紀人才工程”17人、“高端人才引領培養計劃”5人,69人享受國務院和湖北省、武漢市政府特殊津貼。
【學科專業】
學科專業涵蓋哲、經、法、教、文、史、理、工、農、醫、管、藝等12個學科門類。其中,化學、材料科學2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全球前1%,躋身世界高水平學科行列。根據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最新發布的全國高校一級學科排名,學校有11個學科在湖北省屬高校中排名第一,5個學科在湖北地區高校中排名前三。
學校設有18個學科性學院,本科專業74個。有5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41個博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2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45個碩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1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涵蓋了31個領域)。擁有16個“十二五”湖北省重點一級學科,33個“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設崗學科。
【人才培養】
現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專科生近20000人,博士、碩士研究生4200余人。學校大力實施“一流本科教育”工程、“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和本—碩—博貫通培養的“十年樹人計劃”,在湖北高校中率先實施旨在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楚才計劃”、成立了楚才學院,成立了湖北高校首家通識教育學院。在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學生多次在全國“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數學建模大賽、電子設計大賽、大學生英語競賽等重大賽事中獲一等獎。校五人制足球隊自2003年組建以來連續12次獲全國冠軍,3次代表中國參加世界大學生五人制足球錦標賽,并取得中國在該項目歷史上的最好成績。校龍獅團獲第五屆世界龍獅錦標賽北獅項目2 個世界冠軍。
有2個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驗班、8個湖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培養計劃。有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項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個省級教學團隊、10個省級品牌專業、3項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1門省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大學生創新活動基地,獲4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67項省級教學成果獎。
【科學研究】
堅持走科研強校之路,積極主動融入國家和區域自主創新體系,著力推出有顯示度的科研成果,在新型材料、生物技術、中藥現代化技術、化學化工、基礎數學、軟件開發、專門史、倫理學、教師教育、旅游開發、區域規劃與生態保護等領域形成了較為明顯的優勢和特色。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8個,省級中試基地1個。牽頭申報了“有機化工新材料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生物轉化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參與申報了“信息化與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牽頭與有關單位(企業)聯合組建了天沭新能源材料工業研究設計院、湖北大學-貴州地稅電子稅務研究中心、湖北省精細磷化工技術研究院和湖北區域發展研究院等多個科研機構,整合校內人文學科組建了高等人文研究院。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
【社會服務】
注重發揮人才、智力優勢和優勢學科、基礎研究的溢出效應,主動參與“五個湖北”建設,積極為實現“建成支點、走在前列”戰略目標作貢獻。與企業和科研機構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共建了26個校企研發中心,主持完成了全省40%以上的旅游規劃。與省內各地市州均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深入開展“專家教授企業行”系列活動和“走出去、引進來”的校企、校地交流合作,首批進駐湖北省大學科技園,扎實推進學校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積極參與“智庫”建設,相關專家學者為各級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提供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思想理論成果和決策咨詢方案。學校被評為全省“服務湖北經濟社會發展先進單位”,進入“在鄂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排行榜”前十名。
【國際交流】
堅持開放辦學,不斷推進對外交流與合作,國內外影響力和競爭力不斷提升。先后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關系,常年互派專家學者訪問、講學,互派學生進修和攻讀學位。學校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招收國際學生,現有本、碩、博等各類國際學生近200人。2007年、2008年學校先后與美國孟菲斯大學、巴西圣保羅州立大學合作建立孔子學院,2所孔子學院于2010、2012年兩次雙雙榮獲“全球先進孔子學院”稱號。
【桃李芬芳】
建校以來,學校已累計培養輸送各類高級專門人才近20萬人,一大批畢業生已成長為湖北乃至全國黨政管理、教育科技、新聞出版、企業經營等領域的精英和骨干力量。中國保監會原主席吳定富,第十八屆中央紀委委員、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中央綜治辦主任陳訓秋,國家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時希平,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海南省委副書記李憲生,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湖北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張岱梨,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斌,中國工程院原秘書長葛能全,國家測繪局副局長閔宜仁,廣州軍區原副政委、空軍中將朱永清,著名歷史學家馮天瑜,著名雕塑家、韶山毛主席銅像作者程允賢,著名歌唱家、《康定情歌》首唱者喻宜萱,著名劇作家、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詞作者張敬安,“長江學者”談勝利、劉昌勝、武利民、陳佺、景乃桓、江暢,“長江韜奮獎”獲得者范春歌、劉楓等都是校友。
【發展目標】
面向未來,學校將以省部共建為新的起點,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提高核心競爭力為主線,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自強不息、克難奮進,為早日建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校 訓:日思日睿 篤志篤行
校園精神:“習坎”精神:自強不息 克難奮進
網 址:http://www.hubu.edu.cn
地 址:
武昌校區:武漢市武昌區友誼大道368號,郵編:430062
漢口校區:武漢市諶家磯街興盛路特一號, 郵編:430011
陽邏校區:武漢市新洲區陽邏平江東路630號(通識教育學院),郵編:430415
![]() |
湖北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湖北武漢 關注人數:次 |
類型:綜合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湖北省教育廳 國家重點學科:19個 院士:2位 博士點:9個 碩士點:125個 |
- 09-15[高校新聞]束束鮮花蘊真情 句句寄語賦鼓勵 常州
- 09-12[高校新聞]華東交大保衛處長傅自生受邀為建工學
- 08-31[高校新聞]中北大學與中國電信山西分公司簽訂戰
- 08-29[高校新聞]三明學院2012年政治輔導員培訓班圓滿
- 08-25[高校新聞]綠色長征29:綠色咨詢傳播綠色理念
- 08-24[高校新聞]張浩副校長帶隊赴北京開展訪問交流
- 08-20[高校新聞]校友總會增補為中國教育學會高校校友
- 08-17[高校新聞]【軍訓專題】2011級學生軍訓掠影
- [招生信息]湖北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湖北大學"的新聞

湖北大學地處華中重鎮、九省通衢——湖北省武漢市,是湖北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學校歷史溯源于1931年創辦的湖北省立教育學院,1944年,在著名學者李四光先生的推動下,改建為國立湖北師范學院。建國后,學校迭經改制和整合,先后歷經了湖北省教育學院、湖北省教師進修學院、湖北師范專科學校、武漢師范專科學校和武漢師范學...
湖北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8日
湖北大學專業設置
湖北大學的重點專業
一級重點學科(共9個)[/b]
0101 哲學
0305 馬克思主義理論
0501 中國語言文學
0601 歷史學
0701 數學
0702 物理學
0703 化學
0710 生物學
0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b]二級重點學科(共10個)[/b]
020105 世界經濟
040102 課程與教學論
040303 體育教育訓練學
070501 自然地理學
070502 人文地理學
080903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100705 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120202 企業管理
120203 旅游管理
120401 行政管理
湖北大學的錄取規則
第四章招生錄取規則
第九條學校招生實行計算機遠程網上錄取,在錄取過程中嚴格執行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高校招生委員會劃定的各批次錄取分數線,在此基礎上根據考生填報志愿的情況,以考生電子檔案為依據綜合考察、擇優錄取。
第十條考生電子檔案按規定投入學校后,學校將根據其填報的專業(類)志愿,結合考生的思想政治表現、體檢等各方面情況,未有特殊說明,學校按高考總分(部分專業考察單科成績)由高到低擇優錄取。進行專業(類)錄取時不考慮農村獨生女所享受的加分。
第十一條江蘇省第一批次文理科考生選修測試科目分別為歷史、物理,考生的選測科目等級達到B+B。對投檔考生按照“先分數后等級”的原則排序錄取;其他批次的錄取方式以江蘇省高校招生委員會有關文件為準。內蒙古自治區的考生按“專業志愿清”規則錄取。
第十二條考生在某學科有發明創造和科學研究成果的,電子檔案投入學校后不受專業平行志愿的限制,可優先錄取至其所填報的、與特長相關的專業(類)。
第十三條投檔至我校的第一批次文理科一志愿考生,總分超過我校在生源地(省、直轄市、自治區)錄取線15分且符合專業錄取條件的,學校確保按其第一專業志愿錄取。
第十四條投檔考生不能被第一專業志愿錄取的,采取“平行志愿”的方式,按考生分數由高到低順序錄取至其所填報的其他專業。因專業招生計劃數所限不能滿足考生志愿的,若考生服從調劑,可安排至其他專業。
第十五條考生(不含體育類、藝術類)被錄取后,可按學校人才培養規定在第二學期提出申請,通過有關考核后雙向選擇調換一次專業,或按培養方案規定進行專業方向分流。
第十六條學校根據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文件精神,按規定錄取第二志愿的高分考生。錄取按高考文化課總分(部分專業考察單科成績)高低排序、擇優錄取。
第十七條各專業(類)不規定男女生錄取比例。
第十八條2014年設計學類(含動畫專業)、新聞傳播學類、材料類、電子信息類、生物科學類、化學類、計算機類等7個學科專業類,按《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規定的專業類招生,學生按規定修完學科類基礎課程后,實行專業分流培養。湖北省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和我校楚才學院本科項目入校后按照相關規定和程序遴選。
第十九條2014年錄取的部分專業(類)新生進入通識教育學院,進行為期一年的通識教育培養。
第二十條藝術類和體育類專業實行提前批次錄取,錄取時按文理兼招同時投檔。
(一)藝術類專業:
1、美術學、設計學類:校考成績達到我校合格控制分數線,高考文化課成績達到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控制分數線且外語單科成績原則上不低于50分(總分為原始分150分),志愿填報我校的投檔考生,我校將根據綜合成績排序從高到低錄取。對校考成績特別優秀(投放各省相應專業計劃總數的前10%)、文化課成績達到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錄取控制分數線(不受外語單科成績限制)、第一專業志愿填報我校且電子檔案投進我校的考生優先錄取。綜合成績計算辦法:綜合成績=校考專業成績×60%+省聯考成績×40%+高考文化課成績。
2、播音與主持藝術:對校考專業成績達到我校合格控制分數線、高考文化課總成績達到生源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公布的重點院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80%、外語單科成績原則上不低于55分(總分為150分)、志愿填報我校的投檔考生,我校將根據綜合成績排序從高到低錄取。綜合成績計算辦法:綜合成績=校考專業成績×7.5×50%+高考文化成績×50%。
(二)體育類專業:
1、體育教育專業投檔考生按專業素質測試總分排序,從高到低錄取。
2、休閑體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運動人體科學專業投檔考生按高考文化課成績排序,從高到低錄取。
第二十一條人文社會科學拔尖創新人才培育實驗班和楚才計劃理科班錄取湖北考生,文化成績要求高于湖北省第一批本科控制分數線30分。英語、日語、法語、翻譯專業限招英語語種考生,英語單科成績不低于100分,投檔考生按英語單科成績排序,從高到低錄取。其他專業不限考生外語應試語種,但考生進校后均以英語為第一外語安排教學,學校將進行英語測試安排分級教學。金融學專業錄取考生的外語、數學單科成績均不低于110分。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錄取考生的數學單科成績不低于100分。國際事務與國際關系專業錄取考生的外語單科成績不低于110分。(以上分數適用于150分制,非150分制的,按相應比例折算)。
第二十二條部分專業有身高要求:旅游管理專業:男生170cm以上,女生160cm以上;國際事務與國際關系專業:男生165cm以上,女生158cm以上;體育類專業:男生172cm以上,女生162cm以上;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男生168cm以上,女生158cm以上。
第二十三條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本科專業只錄取填報該專業志愿的考生,未填報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本科專業志愿的考生,即使服從專業調劑,也不會調劑到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本科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生入學后不得轉換到非中外合作辦學專業。
第二十四條高水平運動員招生錄取辦法詳見《湖北大學2014年高水平運動員招生簡章》。
第二十五條凡填報我校志愿的投檔考生,按規定錄取后不換錄、不退檔。
第二十六條違規報名、考試弄虛作假、冒名頂替等違反規定的投檔考生,學校將退回其檔案。
第二十七條因肢體殘疾導致生活不能自理或影響所報專業學習的投檔考生,學校將退回其檔案。
第二十八條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不能滿足、又不服從專業調劑的投檔考生,學校將退回其檔案。
第二十九條不符合有關學科、專業特殊錄取要求的投檔考生,學校將退回其檔案。
第三十條入學資格復查不合格的考生,學校將取消其入學資格。
湖北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20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000余人,專任教師中有雙聘院士2人,“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19人,“琴園學者”特聘教授50人,正、副教授600余人,博導、碩導400余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300多人。有3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1人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工程”,10人入選湖北省“新世紀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7人入選湖北省“111”人才工程,28人和14人分別入選湖北省屬高校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有湖北省教學名師4人,32人曾被授予國家、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60人享受國務院、省、市政府津貼。
湖北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近年來,學校大力實施“一流本科教育”,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
湖北大學的收費標準
學校收費執行湖北省物價局核定的項目與標準。
湖北大學在校生情況
湖北大學校本部有全日制本科生1.1萬余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5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