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建設“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學”的東華大學以“海納百川、追求卓越”之勇氣,堅持走“觀念興校、學術興校、管理興校”發展之路,在“211工程”國家重點建設的高等院校中獨樹一幟。
地理歷史:學校地處中國上海,三個校區分別位于松江區和長寧區,占地面積近2000畝,校園環境宜人,系“上海市花園單位”。學校創建于1951年,前身是華東紡織工學院,1985年,更名為中國紡織大學,1999年,更名為東華大學。1960年,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大學之一。
基本情況:半個多世紀以來,學校已發展成為以工為主,工、理、管、文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現設有紡織、服裝•藝術設計、材料科學與工程、旭日工商管理、機械工程、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外語、人文、理學12個專業學院,另有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體育部、國際合作辦學的東華大學萊佛士國際設計專修學院。學校擁有5個博士后流動站、7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24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專業學位碩士類別6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17個、53個本科專業,學科涉及工學、理學等十大學科門類。共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5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7個上海市重點學科,同時設有12個國家級和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和檢測中心,2個國家“111”引智基地以及國家大學科技園。在校學生3萬余人,其中研究生6000余人,本科生近15000人,繼續教育學歷生近5000余人,各類留學生4000余人。教職工2700余人,專任教師1200余人,其中院士7人、千人計劃、長江學者(含講座教授)和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2人,高級職稱教師800余名。
教育教學:學校秉承“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優良校風,以“崇德博學、礪志尚實”為校訓,推行“一切以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成才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國際化的辦學視野和嚴謹求實的教學管理,面向全球培養德才兼備的高質量專門人才。2006年,學校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優秀。學校不斷深化學分制改革,對全體學生實行“建立在通識教育基礎之上,寬口徑、柔性化的專業教育”;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實施“因材施教,分層次的個性化教育”;并在完善學分制的基礎上,推行按專業大類招生、培養的教育模式,學生在校學習1至2年后可在專業大類內自主選擇專業(方向)。我校藝術類招生享有與獨立設置藝術院校同等的自主權,并獲得本科招生自主選拔錄取試點。2007年,學校啟動“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入選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國家級實踐教學基地3個,國家特色專業項目10個,教育部雙語教學示范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2門,“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110項。學校首批試點“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2011年,8個本科專業和6個研究生層次學科領域開始實施。學校成為“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創新院校”之一,功能材料、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為國家級特色專業,紡織工程、材料工程為“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領域”。近年來,學校有8篇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5篇獲得提名,優博論文總數列全國高校第30位。在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美國大學生數模競賽、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央電視臺CCTV杯全國模特大賽、上海市發明創造三槍杯競賽等重大競賽中多次獲得特等獎、金獎或冠軍。畢業生就業狀況態勢良好,2009年,在麥可思全國211院校就業能力排名中,東華大學名列第25位,并榮獲當年“全國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2011-2012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等榮譽稱號。
學科科研:按照“堅持特色、拓寬基礎、加強交叉、按需發展”的學科發展思路,學校學科建設取得了新的進展。“十五”“211工程”建設被“211工程”部際協調小組正式確認為“優秀”。紡織科學與工程在全國81個一級學科評估中,兩度名列全國第一。2009年,在邱均平等編著的《中國研究生教育評價報告》中,學校48個二級學科中有18個學科比上年上了一個等級,優勢級別學科從9個增加到15個。在2011年國際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公布的最新數據統計中,學校工程、化學、材料和物理入圍世界前1%的學科領域。依托國家和教育部科研基地,學校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特色,加強協同創新,為國家科技攻關、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學校連續9年獲17項國家級科技獎勵,連續三年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連續兩年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紡織類三大檢索論文收錄總數超過世界其他9所著名紡織院校的總和。2010年學校國際專利授權數量列高校第14位, SCI收錄中國材料科學領域科技論文數列第19位。科技園入駐企業175家,為地方經濟做出了貢獻。根據上海市發展現代服務業、全面構筑“創意上海、設計之都”城市發展新需求,學校與上海市、長寧區共建“環東華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
此外,學校大批科研成果廣泛應用于航天、軍事、建筑、環保、新材料等領域,2011年,學校研制的“半剛性電池基板玻璃纖維網格材料”研究成果在“天宮一號”上得到應用,為我國神五、神六、神七載人航天事業做出了貢獻。
合作交流:學校重視國際合作與交流,推進實施國際化戰略。2011年,共有來自135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余名留學生在校學習,在校留學生總人數列全國高校第11位。與世界80多所知名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及企業建立良好與緊密的合作關系,并與加拿大卡爾頓大學、日本服裝文化學院等開展合作辦學。學校積極爭取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留學生項目,選拔優秀學生赴國外高水平大學開展聯合培養。2010年,成為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單位,為非洲國家培養紡織專業高級專門人才。近年來,成功舉辦了第83屆世界紡織大會、第25屆國際數據工程大會、第四屆圖像和信號處理國際學術會議&第四屆生物醫學工程和信息學國際學術會議、第7屆自然計算國際學術會議暨第8屆模糊系統和知識發現國際學術會、2011年先進纖維與聚合物材料國際學術會議等國際學術會議,開創了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國際交流新局面。
社會聲譽: 2009年,在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中國高等學校績效評價報告》中,列教育部直屬高校第15位。2011年,在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THE QS)“世界亞洲大學排名榜”中,列中國大陸高校第26位,列全亞洲第151。 (2012年5月修訂)
東華大學 |
等級:一本 教育部直屬 位于上海上海市 關注人數:次 | |
類型:理工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211工程 主管部門:教育部 國家重點學科:7個 院士:8位 博士點:7個 碩士點:47個 |
- 04-28[高校新聞]校黨委書記朱民參加紡織學院高技術紡
- 04-26[高校新聞]劉春紅副校長會見荷蘭西南地區商業代
- 04-24[高校新聞]計算機學院迎來10歲生日 慶祝大會師
- 04-21[高校新聞]2014全國中老年服裝科技趨勢研討會在
- 04-20[高校新聞]“中國通”比拼中文能“說”更會“寫
- 04-19[高校新聞]東華大學第八期研究生骨干培訓班結業
- 04-15[高校新聞]上海首家專業性環保社會組織成立 東
- 04-15[高校新聞]東華大學易班網獲評“上海市優秀網站
- [招生信息]2013年東華大學錄取分數線(官方數據)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東華大學"的新聞

致力于建設“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學”的東華大學以“海納百川、追求卓越”之勇氣,堅持走“觀念興校、學術興校、管理興校”發展之路,在“211工程”國家重點建設的高等院校中獨樹一幟。地理歷史:學校地處中國上海,三個校區分別位于松江...
東華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4日
東華大學專業設置
東華大學的重點專業
國家級重點學科:
材料學學科
紡織工程學科
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
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學科
服裝設計與工程學科
東華大學的錄取規則
四、錄取原則
1、藝術類專業
按我校公布的《東華大學2014年藝術類專業本科招生簡章》、《東華大學2014年服裝與服飾設計(服裝表演)專業本科招生簡章》、《東華大學2014年表演專業本科招生簡章》確定的錄取原則執行。
2、非藝術類專業
按我校在該地區公布招生計劃數的120%以內調閱考生檔案。具體調檔比例根據生源情況、志愿填報模式等因素,由我校與各地區招生辦公室商定。在學校調檔線以上,根據考生的全國普通高考成績總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按考生專業志愿錄取,各專業志愿間無分數級差。在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況下,學校才接受非第一志愿考生,但其高考成績必須不低于我校已投考生的平均分。若生源仍不足,經征集志愿仍未完成的計劃,學校將剩余計劃調劑到其他地區進行錄取。
3、對相關科目的要求
錄取英語專業須參考考生參加由省級招生委員會組織的英語口試成績。
4、優惠政策的執行
(1)我校認可省級招生委員會制定的各項加分政策。
(2)自主選拔錄取、自主選拔“農村自強計劃”、藝術特長生、高水平運動員和保送生等的優惠政策按已公布的相關招生簡章中的內容執行。
(3)經我校預選并審核認可的優秀推薦生,第一志愿報考我校,高考成績在我校調檔線以上,學校將兌現其享受優惠政策的承諾。
(4)同一考生如可享受我校多項優惠加分政策,取其最高項。
東華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教職工2903名,其中院士8名、長江學者和長江講座教授4名,有光華工程科技獎、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回國留學人員先進個人、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和領軍人才等榮譽獲得者,高級職稱教師近700名。
東華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畢業生就業狀況態勢良好,研究生就業率連續多年100%,本科生就業率近年來均保持在95%以上。
東華大學的收費標準
八、收費標準與就讀校區
1、學費標準
(1)一般專業。每人每學年為人民幣5000元。
(2)藝術類專業。每人每學年為人民幣10000元。
(3)中外合作辦學專業。中德合作的輕化工程專業每人每學年為人民幣12000元;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中日合作)每人每學年為人民幣30000元。
(4)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和通信工程專業為每人每學年6500元;管理科學與工程類下設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為每人每學年6500元,在完成專業大類基礎教育后,自主選擇修讀該專業的學生按所學專業的學費標準繳納學年學費,并補繳以前學年學費差額;理科試驗班專業分流后,學生按所學專業學費標準繳納學年學費,并補繳以前學年學費差額。
2、住宿費標準
每人每學年為人民幣1200元。
3、就讀校區
藝術類、服裝設計與工程、旅游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會計學、管理科學與工程類、經濟與貿易類、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專業或專業大類就讀延安路校區;其他專業或專業大類就讀松江校區。
東華大學在校生情況
在校學生近27000名,其中研究生近6000人,本科生14364人,留學生28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