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師范大學是上海市重點大學,是上海地方大學中一所以本科層次教育為主要任務、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要目標、文科見長并具有師范特色的綜合性大學。
歷史沿革 上海師范大學創建于1954年,時名上海師范專科學校,1956年擴建為上海第一師范學院和上海第二師范學院,1958年兩所學院合并成立上海師范學院。1972年至1978年與華東師范大學等五校合并成立上海師范大學。1978年恢復上海師范學院。1984年改名為上海師范大學。1994年10月,與上海技術師范學院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師范大學。1997年9月至2003年8月,上海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南林師范學校黃陵衛生保健師范部、上海行知藝術師范學校、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等先后并入或劃歸我校管理。學校下設16個二級學院、81個研究機構。上海師資培訓中心、上海市高校師資培訓中心和《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編輯部等機構也設在我校 。
人才培養 學校現有全日制本、專科學生22,505人,研究生2,827人,夜大學學生13,061人。目前在校的一年以上長期留學生682人,學校與22個國家和地區的141所高校和文化學術機構建立了協作交流關系。建校50年來,學校培養了10余萬名各級各類人才。在上海中小學中,近70%的中小學教師和近70%的中學校長都是我校的畢業生,其中有一批杰出的代表人物,如上海市首屆教育功臣唐盛昌和劉京海 、全國優秀校長吳小仲和高潤華、上海市首屆師德標兵童瑩瑩和張育青等是我校畢業生中從事教育事業的杰出代表。
學科專業 學校現有本科專業73個,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農學等10個學科門類。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為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古典文獻專業為全國重點培養古典文獻人才的四個基地之一。2005年,上海市教委在市屬高校中啟動了本科教育高地建設工作,我校的旅游會展經濟與管理、教師教育、漢語言文學、影視傳播和英語等5個項目成為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設重點項目,重點項目數和經費額度均居首位。
學校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22個、博士后流動站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93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學校已經建立起一批具有優勢和特色的學科。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心理學、教育學、計算數學、天體物理學等學科在學術界有較大影響;藝術、廣告學、旅游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稀土材料、植物功能基因等學科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是上海地方高校中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星系與宇宙學半解析研究實驗室是上海市重點實驗室;都市文化、計算科學和比較語言學是三個設在我校的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中國語言文學、都市文化學、中國近現代社會史、域外漢文古文獻學、對外漢語、中國哲學、稀土功能材料、科學計算與仿真技術等8個學科是上海市重點建設學科;古籍整理研究、教學論、應用語言學、學科教學論、中國近現代史、教育經濟與管理、計算數學、天體粒子物理、物理化學等9個學科是上海市教委重點建設學科。
師資隊伍 學校師資隊伍結構合理,擁有一批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專家、學者和優秀青年學術人才,初步形成了一支以特聘教授為旗幟、有較大學術影響的學科帶頭人為中堅、中青年學術骨干為主體的高水平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員工3,032人,其中專任教師1,627人。專任教師中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201人、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461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894人,占專任教師的54.9%,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83人。此外,還組建了一支500人左右的兼職教師隊伍,其中包括5位院士級的特聘教授、20位長期聘用的外籍教師。
辦學條件 學校現有徐匯和奉賢兩個主校區,占地面積162萬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71萬多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積6.7萬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23.9萬平方米、校內實驗室和實習場所6萬平方米;兩個中心圖書館藏書近325萬冊、有21個電子圖書數據庫和4個具有館藏特色的資料庫。全校固定資產總值近12.7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3.15億元。
![]() |
上海師范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上海上海 關注人數:次 |
類型:師范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國家重點學科:2個 院士:5位 博士點:24個 碩士點:93個 |
- 09-14[高校新聞]校領導視察校園基建施工情況
- 09-03[高校新聞]金陵學院暑期邀請美國媒體精英訪華培
- 08-29[高校新聞]許昌學院舉辦2012年實驗室管理人員暑
- 08-27[高校新聞]劉德富校長走訪宜昌校友會
- 08-27[高校新聞]關于2012年秋季學期升旗儀式的通知
- 08-24[高校新聞]惠州學院王紹軒老師油畫展在新加坡展
- 08-10[高校新聞]重慶工商大學首屆通識學院學生實現無
- 08-06[高校新聞]在布隆迪大學孔子學院成立揭牌儀式上
- [招生信息]上海師范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上海師范大學"的新聞

上海師范大學是上海市重點大學,是上海地方大學中一所以文科見長并具有教師教育特色的文理工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創建于1954年,時名上海師范專科學校,1956年擴建為上海第一師范學院和上海第二師范學院,1958年兩所學院合并成立上海師范學院。1972年至1978年與...
上海師范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4日
上海師范大學專業設置
上海師范大學的重點專業
學科專業 學校現有本科專業73個,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農學等10個學科門類。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為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古典文獻專業為全國重點培養古典文獻人才的四個基地之一。2005年,上海市教委在市屬高校中啟動了本科教育高地建設工作,我校的旅游會展經濟與管理、教師教育、漢語言文學、影視傳播和英語等5個項目成為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設重點項目,重點項目數和經費額度均居首位。
上海師范大學的錄取規則
1、藝術、體育類專業的具體錄取原則,以我校公布的藝術類、體育類招生簡章內容為準。
2、(1)上海錄取原則:在市高招辦提供的投檔范圍內,根據生源情況,按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確定我校的投檔分數線。為了保護進入我校的高分考生并兼顧考生填報專業的先后順序,對達到我校投檔線上的每一位考生進行加分(即在學生投檔分的基礎上,分別對他所填報的第一專業加5分、第二專業加3分、第三專業加2分、第四專業加1分),以此產生的新的折合分為錄取依據,按考生所填專業的先后,依次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若折合分相同,參考相關科目的總分之和(文科參照外語和語文、理科參照外語和數學);若再同分,則都看外語。
(2)外省錄取原則:根據各省高招辦提供的投檔人數,按考生所填的專業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不分專業先后,無專業級差分)。
(3)當考生所填的專業均不能滿足,但本人志愿表上注明愿意調劑,且符合相關調劑專業的要求,我校將按分數從高到低調劑錄取到計劃未滿的專業中(不再征求考生意見)。
上海師范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隊伍結構合理,擁有一批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專家、學者和優秀青年學術人才,初步形成了一支以特聘教授為旗幟、有較大學術影響的學科帶頭人為中堅、中青年學術骨干為主體的高水平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員工2955人,其中專任教師1712人。專任教師中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270人、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548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1252人,占專任教師的73.13%,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60人。此外,還組建了一支約600人左右的兼職教師隊伍,其中包括5位院士級的特聘教授、100多位外籍教師。
上海師范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建校50余年來,學校培養了14萬余名各級各類人才。在上海中小學中,近70%的中小學教師和近70%的中學校長都是我校的畢業生,其中有一批杰出的代表人物,如上海市教育功臣唐盛昌、劉京海、仇忠海和葉佩玉,全國優秀校長吳小仲和高潤華,上海市首屆師德標兵童瑩瑩和張育青等是我校畢業生中從事教育事業的杰出代表。
上海師范大學畢業生2007年就業率達到93.06%。截止到2007年10月31日,2007年本科就業率94.88%,專科高職就業率77.46%;師范生就業率96.65%,非師范生就業率92.04%。
上海師范大學的收費標準
學費標準
一般專業:每生每學年最高不超過5000元。[滬價行(2000)第120號]
藝術類專業:音樂表演(中俄合作)專業每生每學年最高不超過30000元。(待批);其他藝術類專業每生每學年最高不超過10000元。[滬價行(2000)第120號]
普通中外合作專業:每生每學年最高不超過15000元。[滬教委財(2005)34號]
住宿費
標準
每生每學年最高不超過1200元。[滬價費(2003)56號][滬財預(2003)93號][滬教委財(2012)118號]
上海師范大學在校生情況
學校現有全日制本、專科學生23733人,研究生4625人,夜大學學生14391人。學校被列入來華留學生中國政府獎學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