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歷史最悠久、享譽海內外的高等學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7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
十九世紀末,甲午戰敗,民族危難。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盛宣懷和一批有識之士秉持“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創辦了交通大學的前身——南洋公學。建校伊始,學校即堅持“求實學,務實業”的宗旨,以培養“第一等人才”為教育目標,精勤進取,篤行不倦,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已成為國內著名的高等學府,被譽為“東方MIT”。抗戰時期,廣大師生歷盡艱難,移轉租界,內遷重慶,堅持辦學,不少學生投筆從戎,浴血沙場。解放前夕,廣大師生積極投身民主革命,學校被譽為“民主堡壘”。
新中國成立初期,為配合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學校調整出相當一部分優勢專業、師資設備,支持國內兄弟院校的發展。五十年代中期,學校又響應國家建設大西北的號召,根據國務院決定,部分遷往西安,分為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3月兩部分同時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7月經國務院批準分別獨立建制,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啟用“上海交通大學”校名。歷經西遷、兩地辦學、獨立辦學等變遷,為構建新中國的高等教育體系,促進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六七十年代,學校先后歸屬國防科工委和六機部領導,積極投身國防人才培養和國防科研,為“兩彈一星”和國防現代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大膽推進改革:率先組成教授代表團訪問美國,率先實行校內管理體制改革,率先接受海外友人巨資捐贈等,有力地推動了學校的教學科研改革。1984年,鄧小平同志親切接見了學校領導和師生代表,對學校的各項改革給予了充分肯定。在國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學校以“上水平、創一流”為目標,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先后恢復和興建了理科、管理學科、生命學科、法學和人文學科等。1999年,上海農學院并入;2005年,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強強合并。至此,學校完成了綜合性大學的學科布局。近年來,通過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建設,學校高層次人才日漸匯聚,科研實力快速提升,實現了向研究型大學的轉變。與此同時,學校通過與美國密西根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的合作辦學,實施國際化戰略取得重要突破。1985年開始閔行校區建設,歷經20多年,已基本建設成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大學校園,并已完成了辦學重心向閔行校區的轉移。學校現有徐匯、閔行、黃浦、長寧、七寶、浦東等校區,總占地面積4893畝。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設,學校的各項辦學指標大幅度上升,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整體實力顯著增強,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交通大學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辦學的根本任務。一百多年來,學校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20余萬各類優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學家、社會活動家、實業家、工程技術專家和醫學專家,如江澤民、陸定一、丁關根、汪道涵、錢學森、吳文俊、徐光憲、張光斗、黃炎培、邵力子、李叔同、蔡鍔、鄒韜奮、嚴雋琪、陳敏章、王振義、陳竺等。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有200余位交大校友;在國家23位“兩彈一星”功臣中,有6位交大校友;在18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有3位來自交大。交大創造了中國近現代發展史上的諸多“第一”:中國最早的內燃機、最早的電機、最早的中文打字機等;新中國第一艘萬噸輪、第一艘核潛艇、第一艘氣墊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設計的第一代戰斗機、第一枚運載火箭、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例心臟二尖瓣分離術、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種原位肝手術、第一例成功搶救大面積燒傷病人手術,第一個大學翻譯出版機構,數量第一的地方文獻,國內第一位歐洲科學院人文社科院士等,都凝聚著交大師生和校友的心血智慧。改革開放以來,一批年輕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業嶄露頭角。
截至2013年12月,學校共有28個學院/直屬系,26個直屬單位,12家附屬醫院,全日制本科生16099人、研究生27921人(其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3345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6287人);有專任教師2851名,其中教授872名;中國科學院院士18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2名,中組部頂尖“千人計劃”1名,“千人計劃”長期項目71名、外專項目6名、短期項目7名,“青年千人”56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共117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98名,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30名,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14名,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9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0個。
學校現有本科專業64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等九個學科門類;擁有國家級教學及人才培養基地11個,國家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7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5個,上海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有國家級教學團隊8個,上海市教學團隊15個;有國家級教學名師8人,上海市教學名師36人;有國家級精品課程46門,國家級視頻公開課1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8門,上海市精品課程134門;有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7門,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語課程6門。
學校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6個,覆蓋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8個學科門類;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7個,覆蓋全部13個學科門類;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1個;9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7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上海市重點建設的學科數55個;28個博士后流動站;1個國家實驗室(籌),8個國家重點(級)實驗室,5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級研發中心,1個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16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1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30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5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個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社科基金決策咨詢點,2個文化部文化產業研究基地,8個上海市理論創新基地、智庫和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工作室,3個世界衛生組織合作中心,1個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和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
科學研究與科技創新水平不斷提高。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和經費數連續四年全國第一。SCI收錄論文數等指標連續多年名列國內高校前茅,2012年度SCI收錄論文數4147篇,繼續保持全國高校第二;2003-2012年SCI收錄論文累積被引23655篇、171550次,繼續保持全國高校第三;“表現不俗”論文1041篇,居全國高校第三;在各學科期刊影響因子前十分之一的期刊發文達到409篇,居全國高校第四;作為第一作者發表國際合著論文753篇,居全國高校第三;4篇論文入選“2012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居全國高校第三;國內科技論文數7650篇,國內被引34028次,繼續保持全國高校第一。2012年SSCI和A&HCI收錄論文231篇,位列全國高校第三。
擁有“數字高清晰度電視系統關鍵技術與設備”、“巨型重載操作裝備的基礎科學問題”、“中、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解剖分析系統”、“3500米深海觀測和取樣型ROV系統”、“無纜水下機器人”、“深潛救生艇”、“潛艇噪聲振動控制設計及其應用”、“阻燃鎂合金及其應用關鍵技術研究”、“轎車車身制造質量控制”、“納微尺度流體流動與傳熱傳質的基礎研究”、“原位復合自生增強Ti基復合材料、Mg-Li基復合材料研究”、“二代高溫超導帶材制備技術研究”、“超支化聚合物的可控制備及自組裝”、“全氟離子膜關鍵技術研究”、“A-I型短指癥致病基因的研究”、“DNA大分子上的一種新的硫修飾”、“青蒿素高效人工合成”、“組織工程學重要基礎科學問題研究”、“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變化的分子機理研究”、“白血病、紅細胞和血小板等血液系統相關疾病研究”、“成年哺乳動物雌性生殖干細胞的發現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和甲狀腺功能亢進醫學基因組學研究獲突破”等一批重大研究成果。“揭示兩種天然產物靶向特異蛋白治療白血病的機制”,以及參與的“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發現新的中微子振蕩模式”共同入選2012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上海交通大學深厚的文化底蘊,悠久的辦學傳統,奮發圖強的發展歷程,特別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為國內外所矚目。這所英才輩出的百年學府正乘風揚帆,以傳承文明、探求真理為使命,以振興中華、造福人類為己任,向著“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世界一流大學目標奮進!
2014年4月28日(相關數據截至2013年12月31日)
![]() |
上海交通大學 |
等級:一本 教育部直屬 位于上海上海市 關注人數:次 |
類型:綜合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211工程、985工程 主管部門:教育部 國家重點學科:9個 院士:36位 博士點:78個 碩士點:78個 |
- 09-18[高校新聞]本科生院全面落實教學改革方案
- 08-31[高校新聞]省教育廳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領導到
- 08-30[高校新聞]長沙師范學校在全國幼兒園教師培訓經
- 08-28[高校新聞]煙臺大學文經學院暑期對外交流有新進
- 08-27[高校新聞]“創先爭優見成效”專題報道組到湘雅
- 08-26[高校新聞]校領導率團考察浙江嘉興學院
- 08-10[高校新聞]湖北工業大學召開學術委員會2012年度
- 07-26[高校新聞]20名學生獲第二屆自然の陶獎學金
- [招生信息]2013年上海交通大學錄取分數線(官方數據)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上海交通大學"的新聞

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 “七五”、“八五”重點建設和“211工程”、“985工程”的首批建設高校。經過百余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 ”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并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穩步邁進...
上海交通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2日
上海交通大學專業設置
上海交通大學的重點專業
學校現有本科專業64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等九個學科門類;擁有國家級教學及人才培養基地11個,國家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7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5個,上海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有國家級教學團隊8個,上海市教學團隊15個;有國家級教學名師8人,上海市教學名師36人;有國家級精品課程46門,國家級視頻公開課1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8門,上海市精品課程134門;有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7門,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語課程6門。
上海交通大學的錄取規則
三、錄取
1、我校以全國統一高考成績為主要依據、德智體美全面考核、綜合評價,并根據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順序擇優錄取。被我校錄取的新生全部在我校閔行校區就讀,醫學院錄取的學生進入醫學基礎階段后到我校重慶南路校區就讀。
2、在高考成績達到當地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并以我校為第一志愿的考生中,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原則上控制在我校在當地招生計劃數的120%以內。具體調檔比例,由我校與各地省級招生辦公室根據生源情況商定。我校不接受任何未經我校同意和認可的投檔線。
3、當我校調檔分數線上第一志愿報考人數少于招生計劃名額時,學校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實際高考成績不低于該地區已投檔的第一志愿考生的平均分。若生源仍不足,剩余計劃將調劑到其他省(市、自治區)。
4、繼續實行“專業(專業類)志愿順序級差制”,級差為2分;級差計算2次后,不再累計(即:2-2-0-0-0…)。
5、對于教育部在《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中列出的照顧和優惠對象,我校原則上按照各省級高校招生辦公室的規定執行。
6、同一考生如享受我校多項優惠加分條件,只取其中最高一項。各省(市、自治區)招生規定的優先錄取對象的加分與我校優惠加分可以疊加。
7、國防定向生錄取辦法按解放軍總裝備部與上海交通大學制定的《上海交通大學國防生招生章程》執行。
8、交大密西根學院所屬機械類和電氣信息類,僅錄取我校錄取線上有志愿的考生。若因考生志愿原因未完成交大密西根學院招生計劃,我校將以其他專業填補缺額數,使我校在當地招生計劃總數不變。
9、投檔成績相同情況下,我校依次以數學、英語成績的高低決定取舍。
10、理科試驗班類(教改聯讀班)、電子信息科學類(本碩連讀試點班)、臨床醫學八年制(法語班),以高考原始分(不含地方政策性加分和學校加分)排序錄取,且僅接收第一專業志愿填報者。
11、我校醫學院在錄取中的特殊要求詳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招生實施細則》。
12、新生入校后,有復查環節,凡不符合招生規定的學生,將取消其入學資格。
四、優惠錄取政策
1、自主選拔錄取
我校為自主選拔預錄取和冬令營A檔的考生預留了專門的招生計劃。
經我校考核確定為自主選拔錄取對象的考生,按照發給考生個人的書面通知所列的優惠條件和規則進行錄取。詳見我校已公布的自主招生及優秀學生選拔簡章。
2、藝術、體育特長生的選拔
對于藝術、體育項目成績優秀者,經本人申請、所在中學推薦、我校審核后,必須參加我校組織的專業考核測試,體育特長生還需參加省市統測。我校根據專業考核成績,經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核批準,給予不同的優惠錄取政策,詳見我校已公布的有關招生簡章。
3、其他
①對各省(市、自治區)高考成績前三十名(高考原始成績,不含各類加分)的優秀學生,進校后一個月內可在全校范圍內重新選擇專業或學院(包括各類試點班)。對進入實行按院招生的有關學院的考生,在平臺分流時滿足其專業志愿。
②對各省(市、自治區)名列該地區進入我校考生中的前5%(按高考原始成績,不含各類加分)的優秀學生,進校后一個月內可在全校范圍內重新選擇專業和學院(不含各類試點班)。對進入按院招生的考生,在平臺分流時滿足其專業志愿。
上海交通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上海交通大學堅持以人為本,師資隊伍建設始終處于學校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并采取各種切實可行的措施,致力于師資隊伍結構的優化和整體素質的提高。學校不僅有治學嚴謹、學術造詣很深的老教授,還有不少富于創新精神、站在學科前沿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出類拔萃、充滿活力的青年教師。
截至2012年12月,學校共有專任教師2873名,其中教授858名;中國科學院院士16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0名,中組部“千人計劃”長期項目62名、外專項目4名、短期項目4名,“青年千人”39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共105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85名,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25名,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11名,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8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9個。
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上海交大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 人才市場十分搶手
雖然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階段,每年高校畢業生的人數大幅度增加,但上海交通大學作為教育部直屬、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以及國家“985工程”建設“若干所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的首批高校之一,教育質量高,學生基礎扎實,而且全校上下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不斷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因此,我校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在人才市場上仍然十分“搶手”,持續保持高供需比。
數年來,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業率連續保持在98%以上。教育部直屬十三所高校2004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調查數據顯示:我校畢業生在外資企業就業率為36.60%,在直轄市或省會城市就業率為93.37%,均列十三所高校第一;在學校所在省(市、區)以及在沿海省(市、區)就業率分別為86.30%和92.69%,分列十三所高校第二和第三。
我校一直與國際、國內著名大公司以及世界500 強企業保持著密切的關系,如寶潔(中國)公司、微軟公司、英特爾公司、強生(中國)公司、索尼公司、韓國三星公司、歐萊雅、斯倫貝謝、埃克生美孚等;國有大中型企業,如上海汽車工業總公司、上海電力公司、寶鋼集團等;金融行業,如交通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花旗銀行、匯豐銀行、香港渣打銀行等;各大管理咨詢公司,如畢博管理咨詢、上海瑞安咨詢有限公司、麥肯錫、科爾尼管理咨詢、波士頓咨詢公司等;會計律師事務所,如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滬江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等。這些單位非常愿意到我校來招聘畢業生,我校應屆畢業生常常占這些公司當年高層崗位招聘計劃人數的40%左右。對學校2004屆畢業生的調查數據顯示,學生對簽約單位的滿意率達96%以上。
上海交通大學的學生就業工作得到了國家和地方各級教育部門的充分肯定:2003 年,學校作為唯一的教育部直屬院校代表在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交流發言;同年,教育部向全國五次發出介紹我校就業工作的簡報,這也是在教育部歷史上一年中對一所高校的就業工作向全國做出推介最多的一次;在2004年9月國務院召開的全國再就業工作表彰大會上,我校被授予“全國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在全國1000多所高校中,僅有四所高校獲此殊榮。
上海交通大學的收費標準
六、學費、住宿費、獎學金及其它
1、學費
① 信息安全、建筑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醫學檢驗、護理學、營養學專業:人民幣6,500元/人·年。
② 我校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繼續實行按學分收費試點。平臺培養階段均按人民幣130元/學分標準收費,每學年約50個學分左右;平臺分流后按分流專業收費標準收費: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等專業,人民幣6,500元/人·年;其它所屬專業人民幣5,000元/人·年。
③ 藝術類(藝術設計)、臨床醫學(法語班)專業:人民幣10,000元/人·年。
④ 軟件工程、微電子學專業:一、二年級人民幣6,500元/人·年;三、四年級軟件工程專業16,000元/人·年,微電子學專業12,000元/人·年。
⑤ 交大密西根學院所屬專業:30,000元/人·年。
⑥ 其他所有專業:人民幣5,000元/人·年。
2、住宿費為人民幣1,200元/人·年。
上海交通大學在校生情況
全日制本科生17766人、碩士研究生12026人、博士研究生46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