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樂學院前身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和音樂教育家蕭友梅博士于1927年11月27日共同創辦的國立音樂院。首任院長為蔡元培先生。1929年9月更名為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于1956年定名為上海音樂學院。自1949年至1984年,著名作曲家、音樂理論家、音樂教育家賀綠汀擔任院長(后任名譽院長),為學校的建設及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1984年后,桑桐、江明惇、楊立青教授曾先后任院長。學院現任黨委書記:林在勇,現任院長:許舒亞。
學院面向全國招收本專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并招收外國留學生。學院設有14個系(部),即作曲系、指揮系、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系、鋼琴系、聲樂歌劇系、管弦系、音樂教育系、音樂戲劇系、藝術管理系、音樂工程系、現代器樂與打擊樂系、公共基礎部、研究生部等。涉及6個專業(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音樂學、音樂藝術表演、錄音藝術、公共事業管理、音樂科技與藝術)、近20個專業方向,既包括了具有雄厚根基的傳統專業,也有若干新建的新興學科與交叉學科。
學院擁有全國最早建立的碩士、博士、博士后流動站的完整教學、科研體系。目前,有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3個(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3個(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藝術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學院目前擁有2個上海市重點學科(優勢學科:作曲與音樂設計,特色學科:音樂文化史)、上海市教育高地1個(音樂表演)、以及上海市高校音樂人類學E-研究院。
學院擁有3個集教學、表演、科研為一體的藝術中心,即周小燕國際歌劇中心、國際弦樂藝術中心、國際鋼琴藝術中心;擁有1個音樂研究所,下設中日音樂文化研究中心、中國當代音樂研究與發展中心、上海音樂學院校史研究中心、音樂劇研究中心、音樂教育研究中心、音樂與社會研究中心等。并建有六個音樂表演團體:上海青年交響樂團、上海音樂學院新室內樂團、上海音樂學院弦樂四重奏組、上海音樂學院打擊樂團、上海音樂學院民族樂團以及上海音樂學院合唱團。學院另擁有一個富有特色的出版社——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一個高水平的學術期刊——《音樂藝術》、一個獨一無二的特色博物館——東方樂器博物館、以及一個高水準的演出場所——賀綠汀音樂廳。
學院在教學體制上實行“大、中、小”一貫制。1953年正式成立了附中,1956年成立了附小。五十多年來,附中、附小形成了鮮明的教學特色和優良傳統,取得了優異的辦學成果,培養出一大批日后成為國內外知名音樂家的優秀學生,成為我院及全國各音樂院校后備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
學院歷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在學院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始終有一批國內著名乃至國際一流的教授領銜于各個學科,如建校初期的外籍教授查哈羅夫、富華、蘇石林、齊爾品以及國內著名音樂家蕭友梅、黃自、周淑安、應尚能、賀綠汀、丁善德等。新中國成立后,大批學子從海外學成歸來選擇上海音樂學院作為報效祖國的平臺,除了原有一批活躍于教學一線的著名學者為學科帶頭人以外,學院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廣納賢才,將國內外杰出的專家學者吸收到學院的教學和管理崗位上來,為上海音樂學院的發展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建院至今,學院培養的人才遍及全國和世界各地,其中有國際一流的作曲家、演奏家、指揮家、歌唱家、理論家;有文化藝術機關、團體中的領導骨干;有音樂院校、研究機構的業務骨干以及從事普及音樂文化藝術的文藝工作者。同時,學院在教學、科研、創作、學科建設等方面碩果累累,體現了學院雄厚的辦學力量。僅以我院師生在國際國內比賽中取得的突出成績為例,從20世紀50年代起,我院師生就在國內外音樂比賽中屢獲佳績,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以來,有600余人次在國際、國內重要音樂比賽中獲獎,其中1990年至1993年我院附中學生連續在國際音樂比賽中獲得第一名,被文化部授予“三年中連續四次獲國際比賽第一名”的獎匾,是全國音樂院校中唯一獲此殊榮的院校。2007年至2011年,學院共有106人次獲得108項國際音樂比賽獎項、530人次獲454項國內音樂比賽獎項。學院被譽為“音樂家的搖籃”。
學院在保持傳統優勢學科國際先進水平的同時,積極拓展新的學科發展空間,打造學科專業建設新的增長點,促進學院辦學水平的提高。如新辦的本科專業公共事業管理(下設藝術管理和音樂電子信息技術管理兩個方向)以及音樂工程專業,突破音樂教育傳統的辦學模式,率先在全國同類院校中招收一本生源,實現了包括音樂學、工程學、電子學、管理學等多學科領域的交叉跨越。
學院始終與世界一流的音樂學院和音樂家保持著密切的聯系。近年來,我院分別與美國、俄羅斯、荷蘭、奧地利、挪威、西班牙、澳大利亞、德國和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音樂院校建立了廣泛的校際合作。如舉辦國際音樂院(校)校長論壇,邀請世界一流的專家來學院講學,并聘請許多國際著名的音樂家為學院名譽教授或客座教授等。其中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斯特恩、帕爾曼、里昂·費萊舍、祖克曼;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西蒙·拉特;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羅斯特洛波維奇、馬友友等等都被我院聘為名譽教授或客座教授。學院還對在世界音樂舞臺上卓有成績的華人音樂家,啟動了來去自由的“簽約教授制”(即簽約教授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靈活選擇在我院的授課時間)。如鋼琴大師傅聰、陳宏寬,作曲家譚盾、瞿小松、陳其鋼、盛宗亮、徐儀、安承弼,歌唱家張建一、田浩江、梁寧、黃英,圓號演奏家韓小明,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指揮家湯沐海、余隆等,都成為學院簽約的兼職或特聘教授。近年來,學院成功舉辦了“帕爾曼在點擊瀏覽下一頁上海”、“國際歌劇大師班”、“小澤征爾大師班”、“傅聰鋼琴大師班”、“國際單簧管音樂節”、“國際鋼琴大師班”、“祖克曼大師班”“國際電子音樂周”等系列對外學術文化交流活動。
目前上海音樂學院正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學院師生正以嶄新的面貌,按照江澤民同志“辦一流音樂教育,創國際先進水平”的指示精神,在文化部、教育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繼承辦學的優良傳統,積極開拓進取,克服困難,迎接挑戰,與時俱進,努力實現建設國際一流音樂院校的目標,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再鑄上海音樂學院新的輝煌!
![]() |
上海音樂學院 |
等級:二本 位于上海 關注人數:次 |
類型:藝術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博士點:3個 碩士點:3個 |
- 09-17[高校新聞]北京城市學院2012級新生報到注冊工作
- 09-03[高校新聞]高山副書記到學工部指導學生工作
- 08-31[高校新聞]魯東大學獲山東省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
- 08-27[高校新聞]學校召開秋季學期學生工作大會
- 08-26[高校新聞]湖北工業大學隆重舉行“湖北省輕工技
- 08-22[高校新聞]皖西學院“四化”模式全面排查廉政風
- 08-03[高校新聞]電氣工程系舉行優秀個人、優秀集體頒
- 07-31[高校新聞]惠州市東江文化研究基地成立揭牌儀式
- [招生信息]上海音樂學院專業錄取分數線(云南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上海音樂學院"的新聞

上海音樂學院前身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和音樂教育家蕭友梅博士于1927年11月27日共同創辦的國立音樂院。首任院長為蔡元培先生。1929年9月更名為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于1956年定名為上海音樂學院。自1949年至1984年,著名作曲家、音樂理論家、音樂教育家賀綠汀擔任院長(后...
上海音樂學院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8日
上海音樂學院專業設置
上海音樂學院的重點專業
學院目前擁有2個上海市重點學科(優勢學科:作曲與音樂設計,特色學科:音樂文化史)、上海市教育高地1個(音樂表演)、以及上海市高校音樂人類學E-研究院。
上海音樂學院的錄取規則
十、錄取規則
1、秋季集中錄取階段,我院非藝術類專業將根據各省(市)高校招生辦公室提供的投檔考生人數進行錄取[省(市)高招辦提供的投檔比例范圍內(投檔比例:100%),根據生源情況,確定院校的投檔分數線]。進檔考生所填專業順序,依次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如投檔成績相同,我院在錄取時文科按語文成績錄取(如語文成績相同,再看外語成績;外語成績相同,再看數學成績),理科按數學成績錄取(如數學成績相同,再看外語成績;外語成績相同,再看語文成績)。
2、當考生所填的專業均不能滿足,但本人志愿表上注明愿意調劑,且符合相關調劑專業的要求,我院將按分數從高到低調錄到未滿計劃的專業中(不再征求考生意見),不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將予以退檔。
3、藝術類專業均需本院校考專業合格。
4、藝術類專業錄取規則詳見本院藝術類招生章程。
上海音樂學院現有師資力量
學院歷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在學院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始終有一批國內著名乃至國際一流的教授領銜于各個學科,如建校初期的外籍教授查哈羅夫、富華、蘇石林、齊爾品以及國內著名音樂家蕭友梅、黃自、周淑安、應尚能、賀綠汀、丁善德等。新中國成立后,大批學子從海外學成歸來選擇上海音樂學院作為報效祖國的平臺,除了原有一批活躍于教學一線的著名學者為學科帶頭人以外,學院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廣納賢才,將國內外杰出的專家學者吸收到學院的教學和管理崗位上來,為上海音樂學院的發展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上海音樂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
詳情請見網址:http://www.shcmusic.edu.cn/html/job/
上海音樂學院的收費標準
學費標準
每生每學年10000元[滬價行(2000)120號]。
中日合作藝術類專業,每生每學年30000元[滬教委財(2005)34號]。
住宿費標準
上海生源(除郊區以外)一律走讀,外地生源安排住宿。每生每學年1200元[滬教委財(2012)118號]
上海音樂學院在校生情況
學院面向全國招收本專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并招收外國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