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師范學院是一所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省屬本科院校。學校創建于1978年5月,原名“陜西師范大學咸陽專修科”。1978年12月,經教育部批準,成立“咸陽師范專科學校”。2001年5月,咸陽師范專科學校與1983年成立的陜西省咸陽教育學院合并,成立咸陽師范學院。2004年10月,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咸陽市分校并入咸陽師范學院。
學校位于歷史文化名城——咸陽,占地面積68余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44萬平方米。有39個實驗室,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9300余萬元。圖書館現有館藏圖書文獻177萬冊(其中電子圖書62萬冊)。校園網經歷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已建立了9022個信息點。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6500余人,設有19個教學院系(部)、25個研究機構。有本科專業49個(師范類專業19個、非師范類專業30個),專科專業23個。涵蓋文學、理學、歷史學、法學、教育學、管理學、工學、經濟學、藝術學等9個學科門類。現有省級名牌專業1個(化學),省級教學團隊3個(心理學教學團隊、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學團隊和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團隊),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精品課程8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省級教學成果獎7項,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38項。歷史地理學被確定為省級重點扶持學科,“關中古代陵寢文化研究中心”為陜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咸陽市和楊凌示范區教師教育中心、咸陽市干部教育培訓基地和咸陽發展研究院均設在我校。
學校現有教職工1100余人,專任教師690多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270余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職工580余人。教師中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等國家級優秀人才4人,陜西省突出貢獻專家等省級優秀人才8人。
學校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20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95項,廳局級科研項目224項;在歷史地理學、光化學分析與電化學分析、基礎數學、小波與圖像處理、微分流形理論、電磁波的多尺度理論、高電荷態離子物理、濕式摩擦材料、秦嶺種子植物區系地理研究等領域形成了一定的學科優勢。學校主辦的《咸陽師范學院學報》于1986年創刊,在國內外公開發行,曾獲陜西省“高校社科優秀期刊”“優秀科技期刊獎”“編輯出版優秀獎” 和“全國高校社科優秀期刊”,被評為《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和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擴展版)。“秦漢文史研究”欄目連續獲得陜西省和全國高校社科學報優秀欄目獎。中國秦漢史學會會刊——《秦漢研究》由學校編輯出版,在國內有一定影響。
30多年來,學校秉承師范教育的優良傳統,牢固樹立“服務地方,引領社會”的辦學理念,確定了建設“以教師教育為特色,多層次、應用型、國際化,在同類院校領先的綜合性大學”的辦學定位,形成了“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提升層次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的辦學指導思想,積極踐行“厚德•博學”的校訓,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2007年,學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取得“良好”等次。
學校校園文化生活豐富多彩,連續舉辦了十九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和九屆科技節,全校有各類學生社團組織46個。校園文化獲得教育部、省教育廳優秀成果獎,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榮獲教育部、團中央“全國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稱號。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英語演講賽、大學生才藝展演等屢次獲得國家級、省級獎勵。
學校堅持對外開放辦學,重視對外科技文化交流,已與美國、澳大利亞、德國、韓國、日本等10余個國家及香港、臺灣地區的30余所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2001年以來,學校先后聘請10個國家的100余位外籍教師來校任教,先后選派130余名師生赴國外訪問、深造和學術交流。近年來共有112名美國、比利時、韓國等國家的留學生來校學習。
學校先后榮獲“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社會實踐先進集體”、“國家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陜西省“文明校園”、陜西省“園林式單位”、陜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陜西省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委”、陜西省教育系統“創佳評差”最佳單位等稱號。
(2013年11月26日更新)
![]() |
咸陽師范學院 |
等級:二本 位于陜西咸陽 關注人數:次 |
類型:師范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陜西省教育廳 國家重點學科:13個 |
- 09-17[高校新聞]重慶醫科大學任國勝、肖曉秋教授榮獲
- 09-16[高校新聞]【改革大家談】希望師資改革更為人性
- 09-01[高校新聞]鄭州大學研究生暑期創新實踐服務團赴
- 08-30[高校新聞]大學新生第一課——學會獨立大學新生
- 08-25[高校新聞]校領導檢查新校區迎新準備工作
- 08-24[高校新聞]三明學院省內本科二批招生錄取工作圓
- 08-23[高校新聞]2011級學生軍訓總結表彰大會隆重舉行
- 08-17[高校新聞]文學與新聞學院“那些年,我的大學”
- [招生信息]咸陽師范學院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咸陽師范學院"的新聞

咸陽師范學院是一所以師范教育為主的省屬本科院校。學校創建于1978年5月,原名“陜西師范大學咸陽專修科”。1978年12月,經教育部批準,成立“咸陽師范專科學校”。2001年5月,咸陽師范專科學校與1983年成立的陜西省咸陽教育學院合并,成立咸陽師范學院。 學校位于歷史文化名城——咸陽,...
咸陽師范學院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7日
咸陽師范學院專業設置
咸陽師范學院的重點專業
學校有省級名牌專業1個,校級名牌專業2個;有省級精品課程3門,校級精品課程23門,校級重點建設課程86門。
咸陽師范學院的錄取規則
第四章錄取規則
第七條錄取工作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省級招辦規定,采取遠程網上錄取的方式進行。
第八條新生錄取實行“學校負責、省級招辦監督”的體制,全面貫徹落實高校招生“陽光工程”,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綜合衡量考生的德智體美,擇優選拔人才。
第九條新生錄取對往屆生與應屆生一視同仁,各專業錄取無男女比例限制。對考生身體健康狀況的要求執行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省級招辦有關規定。
第十條學校投檔比例的確定分兩種情況: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根據當地省級招辦投檔比例確定;實行非平行志愿的省份,根據考生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招生計劃和報考情況,投檔比例不超過學校在該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計劃的120%。錄取時,學校將根據生源狀況,在相應省際之間經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省級招辦同意對招生計劃做適量調整。
第十一條對享受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主管部門規定的政策性加分投檔的考生,學校按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省級招辦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對進檔考生根據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計劃按照分數分科類劃定錄取分數線。
第十三條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
對進檔考生以其專業志愿為依據,按照專業志愿清方式確定專業。即按考生第一專業志愿從高分到低分根據該專業招生計劃擇優錄取;對第一專業志愿未滿足的考生,根據學校招生專業計劃依次考慮其第二及后續專業志愿。未被志愿專業錄取但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參考考生的相關科目成績、特長及身體條件等綜合因素安排專業。在投檔成績相同的情況下,學校將以相關科目成績和英語成績等作為錄取參考。對未被志愿專業錄取且不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作退檔處理。
第十四條學校的英語、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只招收英語語種考生,且要求英語單科成績合格;日語專業不限外語語種,要求外語單科成績合格。報考英語、日語專業的考生必須參加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省級招辦組織的英語口試,且成績合格。其余專業不限制外語語種,但考生進校后以英語作為公共外語語種安排教學。
第十五條體育教育專業招生錄取辦法:報考體育教育專業的考生,須參加戶口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體育專業招生專業課統一考試且成績合格,文化課成績符合考生戶口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體育類專業錄取要求,按照專業課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專業課成績相同的考生,按照文化課成績及位次擇優錄取。各省招辦如有特殊規定,則同時執行各省招辦的特殊規定。
第十六條藝術類專業招生錄取辦法:報考藝術類專業考生須參加我校組織的藝術類專業的專業課考試,且專業成績合格(沒有校考的省份,使用考生所在省的專業課統考成績),文化課成績符合考生戶口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藝術類專業錄取要求,按照專業課考試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專業課成績相同的考生,按照文化課成績及位次擇優錄取。藝術類專業各省招辦如有特殊規定,則同時執行各省招辦的特殊規定。
咸陽師范學院現有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1100余人,專任教師690多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270余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職工580余人。教師中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等國家級優秀人才4人,陜西省突出貢獻專家等省級優秀人才8人。
咸陽師范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
建校二十多年來,學院共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基礎教育師資和管理干部2萬余名,許多已相繼走上各級領導崗位,一部分已成為地方基礎教育的骨干。近年來,學院始終注重人才培養質量,畢業生一直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咸陽師范學院的收費標準
第十八條 收費:學校嚴格按省市物價部門核定收費標準執行。
咸陽師范學院在校生情況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6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