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農業大學位于春城昆明,北依龍泉山、東傍盤龍江,毗鄰著名風景名勝昆明黑龍潭公園,是云南省省屬重點大學。現任校黨委書記杜玉銀,校長朱有勇。
歷史沿革 學校創辦于1938年,前身是國立云南大學農學院,建址昆明市呈貢縣,1958年獨立建成昆明農林學院,遷址昆明北郊黑龍潭,1962年滇南大學、滇西大學并入昆明農林學院,1969年搬遷至大理州賓川縣,1970年遷至原曲靖地區尋甸縣,1971年與云南農業勞動大學合并成立云南農業大學,1980年搬回昆明北郊黑龍潭。1983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3年列為云南省屬重點大學,2003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07年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辦學規模 云南農業大學建校七十年來,一代代師生秉承“開學養正、耕讀至誠”的大學精神,情系稼穡、躬耕疆域、勵精圖治、矢志創業,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在校全日制本專科學生12041人,碩士研究生1371人,博士研究生93人,留學生81人,成人教育學生7931人。校園占地2156畝。近年來,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校舍面積翻了近兩番達到45.4萬平方米,教職工住宅面積翻兩番達到22.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1.1億元;圖書館藏書119.3萬冊,電子文獻85.3萬冊,千兆校園網功能齊全;固定資產總值5.2億余元。學校現設17個學院,涵蓋了種植業、養殖業、水利水電、農業工程、農業經濟管理等涉農學科以及部分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煙草學院和普洱茶學院是服務云南優勢產業而建成的特色教學單位。
專業學科 學,F有48個本科專業,其中,2個專業為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9個為省級重點專業。有省部級重點學科17個,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9個。有農業推廣碩士、獸醫碩士專業學位和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予權,有在職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審批權和外國留學生招生權。專業學科平臺建設成效顯著,建成3個國家級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中心,即國家農科專業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農業生物多樣性應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和國家普洱茶認證中心。建成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即教育部農業生物多樣性與病蟲害控制重點實驗室、云南省植物病理重點實驗室、云南省動物營養與飼料重點實驗室、云南省版納微型豬近交系重點實驗室、云南省滇型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和云南省香料研究開發中心。建成5個云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即作物種質資源創新與可持續利用、農業資源與環境和農業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蜜蜂資源可持續利用和水資源與節水灌溉工程研究中心。建成2個省級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即云南省生物多樣性和生物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基地、云南省環境科學與工程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學校還建有18個校級研究所(中心)、校內實驗農場和實習工廠及59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師資隊伍 學,F有在職教職工1495人,其中正高職105人,副高職319人;博士生導師29人,碩士生導師325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508人;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4人,教育部學部委員1人。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1人,省級名師獎3人。有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教育勞模、全國農業勞模等14人,省級優秀教師13人,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國務院特殊津貼18人,省政府特殊津貼14人,云南省突出貢獻專家12人,云南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10人,教學科研帶頭人8人,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13人,技術創新人才2人。
辦學思想 云南農業大學始終植根邊疆,服務三農,針對云南生物多樣性和民族文化多樣性特點,圍繞國家和地方社會經濟發展重大需求,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科研興校、彰顯特色的辦學理念,開學養正培育邊疆民族人才,耕讀至誠演繹生物資源優勢,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以農科為優勢,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鮮明特色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教學改革 學校不斷更新教育思想和觀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深化教學改革,圍繞社會經濟需求,突出區域特色,調整專業結構;依托科研平臺,建設教學基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規范教學管理,構建保障體系,加強質量監控。先后擁有了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2005年、2006年、2007年云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考評連續三年為優秀,名列全省第一。先后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7項,二等獎20項,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務處”、“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教學成果獎居云南省高校前列。
人才培養 學校雖數易校址,多次創業,歷經坎坷,但矢志不移,始終從云南社會發育程度參差不齊和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實際出發,開學養正,育人為本,因材施教,嘔心培育邊疆民族人才。辦學初期,農業教育家湯惠蓀、農學家張海秋、育種學家諸寶楚、植物病理學家段永嘉、煙草學家徐天騮、生物統計學家昝維廉、園藝學家蔡克華等為代表的一批學術先賢開創了邊疆農大辦學基業;先人風范激勵著一代代學子踐行“厚德博學、明理尚農”之校訓。辦學七十年來為社會培養了十萬余名具有“科學情操、大地情懷、農民情結”的優秀人才,其中水稻育種家、全國先進工作者歸僑鄧友成,獻身彝區五十年,育成“楚粳”系列水稻品種,推廣面積占云南省中海拔地區水稻種植面積50%以上;煙草育種專家、“全國煙草行業勞動模范”李永平,育成“云煙85”和“云煙87”品種,推廣面積占2007年全國煙草種植面積的56.7%;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崔秀明,立足邊疆苗嶺壯鄉,成為開創“三七之鄉”支柱產業科技領軍人;畜牧專家馬崇文扎根基層第一線,成為“感動中國畜牧獸醫科技推廣功勛人物”;“全國杰出創業女性”李海燕自主創辦的昆明華曦牧業集團,成為國家級扶貧龍頭企業。云南省農業高級技術人員80%以上、農業技術推廣站(所)負責人80%以上、縣鄉主管農業的領導80%以上是我校畢業生,少數民族畢業生占30%以上,他們既熟悉少數民族文化、又掌握現代農業科技和管理知識,扎根邊疆民族地區孜孜以求,勤奮工作,為增進民族團結、邊疆穩定,促進邊疆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科學研究 七十年來,學校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結合國家和云南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在動植物品種選育、綠色食品產業、地方特色生物產業、環境資源與生態保護、農田水利與節水農業、農業工程與農業信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李錚友教授等率先在國內實現了雜交粳稻“三系”配套,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創造了雜交粳稻單產1108.55千克的世界紀錄;曾養志教授等潛心研究西雙版納微型豬近交系27年,繁育24世代,近交系數達99.47%,居國際領先水平;朱有勇教授等在國際上創建了生物多樣性控制作物病害的理論和技術,在云南、四川、貴州、江西等11個省市及東南亞推廣應用1.2億畝,產生了顯著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研究論文在《Nature》作為封面文章全文發表,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評價和普遍認可。學校還選育了水稻、玉米、甘蔗、馬鈴薯等新品種近百個,在西南地區及東南亞推廣應用1.6億畝。培育了云南大河豬、滇撒豬配套系、龍陵黃山羊和武定烏骨雞等畜禽地方品種,推廣養殖1.5億頭(只)。2000年以來,學校獲得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科學研究一等獎1項,國際農業研究(CGIAR)杰出科學獎1項,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云南省科學技術一等獎6項、二等獎15項、三等獎41項,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1項,科研成果名列全省高校前茅。目前學校主持全球環境基金(UNEP/GEF)、“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級等項目474項,在研經費2.1億余元,為人才強校、科研興校、科教相長提供了堅實基礎。
合作交流 學校先后與英、美、日、法、荷、澳、泰、越等32個國家的118個院校和國際研究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和科教合作關系。與荷蘭瓦赫寧根(Wageningen)大學、越南榮市大學聯合招收培養本科生。與英國伍爾夫漢普頓(Wolverhampton)大學、法國里爾(Lille)大學等聯合培養碩士生。與日本鹿兒島大學、京都府立大學、澳大利亞拉籌伯(La Trobe)大學等互派學生。主持了20余項國際合作科研項目。聘請了116名國內外具有較高學術造詣的院士和專家教授擔任客座教授,促進了學校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
精神文明 校黨政領導、管理部門和教學單位齊抓共管精神文明建設,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觀念,全面倡導教書、管理、服務育人,弘揚啟發學者、培養正道、潛心耕讀、至真至誠的大學精神。涌現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十大“三農”人物、全國民族團結先進個人、云南省十大興滇人才、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省部級勞模等100余人。有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1人,全國人大常委1人。培養出全國優秀大學生、見義勇為英雄大學生楊繼斌;全國大學生百名自強之星劉艷華;全國百名優秀大學生胡穎;全國殘疾人運動會馬拉松比賽冠軍韓桂明;首屆全國城市電視臺業余主持人大賽最佳主持人劉亞萍;全國新絲路杯模特大賽云南賽區冠軍徐靖等優秀大學生。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連續16年受到團中央表彰,校男子籃球代表隊連續19年獲云南省高;@球比賽冠軍。近三年全國三好學生、云南省三好學生174人,云南省先進班集體14個,省優秀學生干部53人。學校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和云南省德育先進單位。
發展規劃 開學養正,耕讀至誠,博學尚農,富民興滇是云南農大辦學七十年的執著追求,是留在高原紅土地上的厚重腳印。學校與邊疆發展同行,與時代需要并進,為邊疆穩定,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學校七十華誕之際,迎來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契機。遵照“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原則,學校精心謀劃、群策群力,實施第一步夯實基礎、第二步提升水平、第三步實現目標的 “三步走”發展戰略規劃。在教育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廳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第一步“十五”目標圓滿完成,第二步“十一五”規劃實施順利,成績顯著。今日校園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交相輝映于盤龍江畔;俊彥濟濟、學子莘莘,鐘靈毓秀在龍泉山麓。歲月見證了農大人對教育事業的忠誠,時代召喚著云南農大繼往開來,再創佳業。學校有信心和決心到建校八十周年實現第三步目標,成為同類院校一流、國際上知名、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不憚關山遠,而今再跨越。云南農大將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與云南四千七百萬各族人民一起開創燦若云霞的未來!
![]() |
云南農業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云南昆明 關注人數:次 |
類型:農林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云南省教育廳 國家重點學科:17個 博士點:5個 碩士點:34個 |
- 09-16[高校新聞]鄭州職業技術學院領導看望慰問文明交
- 09-12[高校新聞]【網評】朝一流師資改革發展
- 09-01[高校新聞]楊季冬副校長拜訪東南大學呂錫武教授
- 08-30[高校新聞]【網評】中南人行動起來,投身新一輪
- 08-23[高校新聞]云南省民族傳統體育教材教法和中小學
- 08-19[高校新聞]馬國防書記察看基建項目
- 07-30[高校新聞]重大城科順利召開第二屆學生工作研討
- 07-30[高校新聞]校領導受邀參加第五屆貴州經濟論壇會
- [招生信息]云南農業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云南農業大學"的新聞

云南農業大學位于春城昆明,北依龍泉山、東傍盤龍江,毗鄰著名風景名勝昆明黑龍潭公園,是云南省省屬重點大學。現任校黨委書記杜玉銀,校長朱有勇。 歷史沿革 學校創辦于1938年,前身是國立云南大學農學院,建址昆明市呈貢縣,1958年獨立建成昆明農林學...
云南農業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5日
云南農業大學專業設置
云南農業大學的重點專業
2個專業為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9個為省級重點專業。
云南農業大學的錄取規則
二、錄取規則
按照“學校負責、招考院監督”的錄取體制,結合我校實際,制定2014年招生錄取規則。
(一)招生錄取工作遵循教育部、生源省有關普通高校招生政策、規定和程序,接受紀檢監察部門、新聞媒體、考生及其家長以及社會各界的監督。
(二)本、?普猩坎捎镁W上遠程異地錄取方式進行錄取。
(三)按照考生高考成績和專業志愿先后順序,德、智、體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
(四)在同一批次志愿中,按分數優先原則錄。环謹迪嗤瑫r按專業志愿優先原則錄取。
(五)對報考同一專業的非第一志愿考生,依次按平行志愿、服從志愿和分數由高到低的順序進行錄取,不設專業“級差”。
(六)嚴格執行教育部及各省制定的加分政策,所加的分數并入總分后,按以上原則錄取。屬下列情況的考生,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
1.有文藝特長(如樂器、舞蹈、書法、繪畫、唱歌等)的考生。
2.有體育特長(特別是獲國家運動健將、一級運動員和二級運動員稱號)的考生。
3.高中階段獲得地(市)級以上優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稱號的考生。
4.高中階段獲得。ㄊ校┮陨峡萍及l明創造獎、。ㄊ校┮陨蠁螌W科競賽優勝獎的考生。
5.思想品德好且有突出事跡的考生。
(七)所有招生專業統考外語語種不限,非英語類專業新生入學后以英語實施外語教學。英語專業僅招收英語語種考生,報考英語專業的考生,英語成績不低于90分,并需參加生源地省級招生機構組織的英語口語測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英語筆試成績與口試成績較高者。
(八)報考“體育類”本科專業考生的專業考試成績不低于70分,且文化課成績達到生源地文化錄取控制線的,按專業考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順序錄取;若專業成績相同,優先錄取文化成績較高者。
(九)“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為國家級一類特色專業,同時又是云南省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在云南省內招生批次為本科第一批,高考英語成績原則上不低于90分。
(十)招生體檢標準按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下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有關規定執行。未列入專業目錄的招生專業,參照相近專業的標準執行。
(十一)在生源不足的情況下,根據“第一志愿填報農林院校降10-20分投檔”的鼓勵政策,并結合各。▍^、市)的具體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考生予以錄取。
(十二)學校招收符合教育部保送生資格條件的應屆高中畢業生。
(十三)在生源不足或生源質量較低的省份,學校有權對該省部分招生計劃進行調整。
(十四)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科專業建設的需要,今年我校新增森林保護、生態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泰語和城鄉規劃五個本科專業,面向28個省(市、區)招生。
(十五)我校特有民族本科班是與云南省民委聯合開辦的一項幫助邊疆、民族地區培養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模式,主要招收云南省15個特有民族考生(具體政策以云南省民委、云南省教育廳、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云南省財政廳聯合下發的相關文件執行)。
2014年特有民族本科班招生計劃60人(文、理各30人),招生專業為經濟學、農林經濟管理、電子商務、行政管理、秘書學、公共事業管理6個文史類專業和農學、園林、園藝、動物醫學、食品質量與安全、農業水利工程6個理工類專業。
新生入學報到一周內,考生若對所錄取專業不感興趣,在學校各專業辦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將考生調整到相應科類的其他二本專業,也可按照《云南農業大學關于優秀本科學生自主選擇專業的暫行辦法》申請調整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免交學費、教材費、住宿費(普通宿舍),并給予部分生活學習補助。
(十六)為加快迪慶藏族自治州民族教育事業發展,為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培養所需人才,今年我校繼續在迪慶藏族自治州定向招收50名專項計劃生,招生層次為本科,錄取批次為本科第二批。報考、錄取、收費等按相關文件執行。
(十七)我校與荷蘭范豪勞倫斯坦學院合作開設園藝(中、荷交流項目)本科專業,學制四年,在我校進行二年的外語和基礎課學習,經中、荷雙方選拔合格后,第三、四年赴荷蘭范豪勞倫斯坦學院學習。學習合格者可分別獲得云南農業大學、荷蘭范豪勞倫斯坦學院相應的學士學位。赴荷學生可繼續攻讀范豪勞倫斯坦學院碩士以上學位,未能赴荷學習的,完成云南農業大學相關課程學習并考核合格后,頒發云南農業大學相應學士學位。報考此專業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綜合素質和英語基礎,高考英語成績原則上不低于90分。
(十八)我校生物技術、植物保護、煙草、動物科學四個本科專業為本科第一批錄取專業,參加2014年云南省本科第一批次錄取,其它本科專業參加本科第二批次錄取,高職?茖I錄取批次為?频谝慌
云南農業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師資隊伍學,F有在職教職工1621人,其中專任教師1232人,正高職173人,副高職459人,博士生導師56人,碩士生導師482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享受國務院津貼22人,云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人才16人,享受省政府津貼20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15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才49人。擁有國家級科技創新團隊1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6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類創新團隊2個。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9人,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1人。
云南農業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根據國家教育部及省、市有關畢業生就業政策規定,按照“市場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學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就業機制,我校按計劃招收的畢業生均進入人才市場,通過供需見面、雙向選擇,自主擇業。學校將盡力為本校畢業生及時提供就業信息,開辟就業渠道。我校2005-2007年連續三年就業工作考評獲全省第一名。
云南農業大學的收費標準
四、收費標準
學費收費標準按專業學科類別劃分,本科專業每生每年3400~4500元,園藝(中、荷交流項目)每生每年4500元,高職專科專業每生每年5000元。住宿費收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00~1200元(學生公寓)。實際收費標準按云南省物價管理部門當年核定的收費標準執行。
云南農業大學在校生情況
在校全日制本專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留學生18000余人,成人教育學生9000余人。
云南省昆明市北市區黑龍潭
電話:0871-5227706、、0871—65226172
云南省大學人氣排名
- 人氣48380云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 人氣31481昆明理工大學
- 人氣29335云南工商學院
- 人氣29164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
- 人氣27021云南大學滇池學院
- 人氣24110云南大學
- 人氣23465云南醫學高等?茖W校
- 人氣21902昆明醫學院
- 人氣21694云南財經大學
- 人氣19222大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