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樹人學院創辦于1984年,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最早成立并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首批全日制民辦普通高校之一。2003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
學校秉承“崇德重智,樹人為本”的校訓,充分發揮民辦體制機制的優勢,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模式,在29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規模不斷擴大,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辦學領域不斷拓寬,社會聲譽日益提升,初步走出了一條民辦高校發展的獨特之路。目前,學校占地面積近500畝,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現有全日制普通在校學生16000余人,教職工800余人。學校設有管理學院、城建學院等10個二級學院,基礎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等2個公共基礎教學單位和圖書信息中心。學校開設城市規劃、藝術設計等34個本科專業,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法學、藝術學等6個學科門類,其中國際經濟與貿易為國家特色專業,環境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日語為浙江省重點專業;另外,學校設有會計電算化、茶文化等6個專科專業。學校建有人文社科實驗中心等11個實驗室(中心),其中,計算機教學實驗中心、化學教學實驗中心、城建工程實驗中心、信息與電子工程實驗中心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2000余萬元。學校圖書館現有紙質圖書140萬冊,電子圖書60余萬種。學校建有先進的體育館、運動場、籃(網、排)球場等體育運動設施。
學校視教學質量為生命線,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2006年,學校全面實施了“教學質量工程”,2009年啟動了“課程改革三年行動計劃”,2010年開展了“優秀課堂”創建活動,通過狠抓課堂教學,強化實踐基地建設,大力推進大學英語和計算機教學改革,教學質量得到了穩步提升,“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初步形成,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和深化,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高。近年來,在學校畢業生人數成倍增加的情況下,學生就業情況良好,一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至今,學校已為社會輸送了近6萬名各類建設人才。
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師資隊伍建設成效顯著。學校堅持“培養、聘用、引進、調整”的師資隊伍建設方針,深入實施“百名骨干師資培養工程”、“教授培養扶持計劃”等,初步形成了一支基本適應本科教學的師資隊伍。目前,學校有專任教師572人,其中具有正高職稱教師61人,占9.97%;副高及以上職稱教師246人,占43%;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427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74.65%。學校現有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3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省高校教學名師1人,省“之江青年學者”1人,入選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培養人員30人。同時,學校擁有一支相對穩定、經驗豐富的300余人的外聘教師隊伍,其中50%以上具有高級職稱。
堅持“學科興校”戰略,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成效顯著。目前,學校有浙江省哲學社會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重點創新團隊1個,有高等教育、應用化學、應用經濟學、結構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設計藝術等7個省重點學科。在2011年、2012年中國網大、中國校友會等發布的相關高校排行榜中,我校科研水平均位居全國民辦高校首位。近年來,學校獲得了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省科技重大貢獻獎1項,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和二等獎3項,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1項和三等獎2項,省教學成果獎5項。
堅持“開放活校”戰略,對外合作與交流日益活躍。學校高度重視國際化辦學,目前,已與日本、韓國、德國等國家和香港、臺灣等地區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際交流關系。學校每年聘請10多名外籍教師來校任教;每年有計劃地選派教師赴國外進修和參加國際學術交流,開展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合作。學校每年選派部分優秀學生赴境內外高等院校學習交流,三年來,已選派了230余名學生赴日本、韓國等國家和臺灣、香港等地區高校學習。
堅持“立德樹人”理念,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顯著。學校堅持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保障監督作用,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創新黨建工作機制,黨建工作成效顯著:2005年,參加了第十四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并在大會上作了經驗介紹;2002年以來,全面實施了“成才規劃”和“明德計劃”,深入開展“優秀課堂”創建活動,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2006年,學校獲得了浙江省“平安校園”稱號;2008年,被評為省“治安安全示范單位”、杭州市“平安校園示范單位”。
當前,學校正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為契機,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全面實施《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為建設“教學服務型大學”而努力。
![]() |
浙江樹人學院 |
等級:二本 位于浙江杭州 關注人數:次 |
類型:理工 性質:(民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浙江省教育廳 |
- 09-19[高校新聞]臺州學院舉行暑期社會實踐報告交流會
- 09-18[高校新聞]中文系陳宜志同學獲第七屆亞洲大學生
- 09-15[高校新聞]校領導視察迎新工作開展情況
- 09-14[高校新聞]學校嚴禁迎新期間在校園內銷售電話卡
- 09-03[高校新聞]《煙臺晚報》整版報道煙臺大學文經學
- 08-30[高校新聞]廣西師范學院承辦2012年深入推進大學
- 08-28[高校新聞]鄭州大學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 08-26[高校新聞]濰坊學院在全國億萬職工全健排舞大賽
- [招生信息]2013年浙江樹人學院錄取分數線(官方數據)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浙江樹人學院"的新聞

浙江樹人大學創辦于1984年,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最早成立并經國家教育部首批批準承認學歷的全日制民辦高校之一;2003年,升格為本科院校。自建校以來,學校充分發揮民辦體制的優勢,堅持體制、機制創新,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模式,在25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規模不斷擴大,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辦學領域不...
浙江樹人學院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2日
浙江樹人學院專業設置
浙江樹人學院的重點專業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環境工程、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為浙江省重點專業。
浙江樹人學院的錄取規則
第八條學校選拔新生實行“學校負責、省教育考試院監督”的錄取體制,招生錄取嚴格遵守教育部、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的有關規定,堅持分數優先和志愿優先相結合的原則,擇優錄取。
第九條學校擇優錄取平行志愿所投檔案的考生;若學校考生生源充足,則視實際情況按省教育考試院規定的不大于1:1.05的比例提取檔案;若生源不足,則依照省教育考試院統一規定的按未錄滿專業向考生征求志愿、降分錄取、降分征求志愿等步驟提取考生檔案,直至完成招生計劃。
專業志愿按“專業級差”的原則進行錄取。級差分值視生源及專業志愿情況定為1分到3分。
對于報考所有專業志愿均不能滿足且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將隨機調錄到未滿計劃的專業;不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將予以退檔;若未被志愿專業錄取且不服從調劑的部分考生要求調劑錄取的,須在學校規定時間內提供考生本人申請及家長簽名的服從調劑的申請書,視情況進行調劑錄取。
第十一條學校的外語教學統一為“英語”,非英語學習的考生報考我校,到校后也統一以“英語”組織教學。
第十二條學校錄取新生的體檢標準嚴格執行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學校對錄取新生的男女生比例無特殊要求。
第十四條學校根據考生生源的實際情況,須進行招生計劃調整時,由學校向省計劃主管部門及招生部門提出申請,經同意后執行。
浙江樹人學院現有師資力量
,學校有專任教師572人,其中具有正高職稱教師61人,占9.97%;副高及以上職稱教師246人,占43%;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427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74.65%。學校現有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3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省高校教學名師1人,省“之江青年學者”1人,入選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培養人員30人。同時,學校擁有一支相對穩定、經驗豐富的300余人的外聘教師隊伍,其中50%以上具有高級職稱。
浙江樹人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
http://60.191.53.249/c2c/main.aspx
浙江樹人學院的收費標準
第十五條 根據國家非義務教育的有關法規,學校實行繳費上學。我校學費均按教學成本核定,并按規定報省物價局批準并向社會公布,2014級收費標準為:土木工程和建筑學專業18000元/年.生;藝術設計類本科專業的學費為20000元/年.生;其它本科專業的學費為16000元/年.生。其中,按大類招生,第二學年分流后的工商管理、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經濟與貿易(茶文化貿易)專業的學費為18000元/年.生;專科專業的學費為13000元/年.生;按學年收取。學校特別提醒: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考生,請慎重填報。
浙江樹人學院在校生情況
全日制普通在校學生16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