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創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經濟學院和原北京財貿學院于1995年6月合并、組建的北京市屬重點大學。50多年來,學校堅持育人為本的辦學宗旨,以培養“崇德尚能,經世濟民”之才為己任,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經過幾代首經貿人自強不息地開拓和建設,學校已經發展成為擁有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理學和工學等六大學科,以經濟學、管理學為重要特色和突出優勢,各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現代化、多科性財經類大學。
學校本部位于豐臺區花鄉,地處中關村高科技園區豐臺園內,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為主,紅廟校區位于朝陽區紅廟,地處中央商務區(CBD),以留學生和成人教育為主。校園占地總面積580畝,建筑總面積30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166萬余冊,擁有中外文期刊2600多種。
近年來,學校穩步擴大辦學規模,已形成以本科生、研究生培養為主,成人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的較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本科教育設有38個專業,本科招生專業(方向、大類)共34個,擁有應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統計學等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統計學等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設有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院、會計學院、勞動經濟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信息學院、安全與環境工程學院、財政稅務學院、法學院、金融學院、統計學院、外語系、華僑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經濟管理學院、體育部、國際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專業碩士教育中心等教學單位。
學校重點學科建設實現歷史性跨越,基本形成了結構合理、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的學科體系和建設格局。勞動經濟學獲批國家級重點學科,并入選教育部“特色重點學科項目”,處于國內同領域的先進水平;應用經濟學、統計學獲批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企業管理、會計學獲批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獲批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政治經濟學等7個學科獲批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獲批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雙語教學示范課程3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并獲得多項北京市級教育教學成果獎。
學校現有在籍學生21563人,其中本科生9762人,高職生350人,碩士研究生2422人,博士研究生237人,留學生421人,各類成人教育學生8371人。本科招生錄取分數始終在市屬市管高校中名列前茅;畢業生受到社會廣泛認可,考研和出國比例不斷提高,就業率連續5年保持在95%以上。學校不斷創新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平臺,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和豐富大學生發展輔導體系,涌現出全國先進班集體、全國三好學生、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一系列優秀學生代表和學生群體。
學校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總體實力,已形成一支符合學校發展要求的結構優化、素質良好、富有活力、勇于創新的教學科研隊伍。現有教職工1401人,專職教師666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近50%,其中教授、教研員等正高職專業技術人員127人,副教授、副研究員等副高職專業技術人員312人。博士生導師47人,碩士生導師315人。學校從2006年起開展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對每位教師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和研究,幫助教師確定自己的最佳職業奮斗目標,并在國內高校中率先成立了OTA(教師促進中心),得到了全校教師的支持和社會廣泛關注,被稱為“教師樂業工程”。目前,學校擁有國家教學名師1人,中國“千人計劃”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1人,北京市教學名師11人,北京市海外高層次人才聚集工程短期項目獲得者2人。
學校積極推進科研興校戰略,鼓勵、支持并積極組織專家、學者投身首都經濟建設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研究與探討,通過產學研相結合的科研工作,為首都經濟發展服務。學校承擔了眾多國家、各省部委和北京市的科研項目,取得了一大批有較高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的研究成果。重點打造了CBD發展研究、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研究、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都市國際化、經濟增長與經濟周期、首都市情民意指數調查研究平臺等10余個科研平臺。設有人口研究所、經濟研究所、首都經濟研究所、不動產研究所以及中國經濟實驗研究院、社會計算研究院、CBD研究中心、世界貿易組織(WTO)研究中心、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產業經濟研究中心、公司研究中心、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等27個研究機構。學校主辦的《經濟與管理研究》、《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人口與經濟》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經濟與管理研究》、《人口與經濟》是CSSCI來源期刊,學校主辦的《當代經理人》等學術刊物面向國內外發行。
學校已與近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研究機構、社會團體等有學術交流與合作往來。同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和澳大利亞注冊會計師公會及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合作舉辦的會計學碩士(MPA)項目和注冊會計師項目,是經國務院學位辦和北京市教委批準的第一個在我國境內將學位教育與職業資格教育結合為一體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2011年學校通過友好院校渠道派遣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近653人出國進修和學習。
學校非常重視留學生教學,自1986年開始招收留學生,學生層次分為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高級進修生、普通進修生等,設有對外漢語教學中心,2007年開辦了全英文授課的碩士班,2011年開辦了全英文授課的博士班,每年在讀留學生達600余人,來自70多個國家。學校為留學生漢語教學設有對外漢語教學中心和一支專業教師隊伍,將留學生工作作為國際化和現代化大學的重要標準之一,正進一步完善和改進留學生的學習環境和生活條件,加強留學生的教學管理,為學校留學生教育的跨躍發展打好基礎。
學校積極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努力實現以博大厚重的大學精神激勵人、以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教育人、以賞心悅目的校園環境陶冶人的工作目標,不斷促進學校優良學風、教風和校風的形成。
學校堅持“立足北京、服務首都”的辦學宗旨,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培養適應當代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較寬、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科研興校戰略,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大力改善辦學條件,朝著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多科性、有特色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財經大學”的目標開拓奮進。
校本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花鄉張家路口 121 號(校本部)
郵編: 100070
電話: 010-83952828
傳真: 010-83952818
紅廟校區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里 2 號(紅廟校區)
郵編: 100026
電話: 010-65976325
學校網址: www.cueb.edu.cn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北京北京市 關注人數:次 | |
類型:財經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國家重點學科:1個 博士點:7個 碩士點:23個 |
- 09-19[高校新聞]首屆“湘雅名醫”評選工作有序推進
- 09-16[高校新聞]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舉辦2012級新生
- 09-03[高校新聞]學校黨委榮獲“重慶市創先爭優先進基
- 08-31[高校新聞]臺灣企業界人士訪問團到訪渤海大學文
- 08-26[高校新聞]皖西學院組織黨員干部參加黨風廉政警
- 08-19[高校新聞]《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簡報》專
- 08-06[高校新聞]東華大學學子榮獲首屆“創業吳江”青
- 07-23[高校新聞]人事處召開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動員會議
- [招生信息]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新聞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創建于 1956 年,是經教育部批準,由原北京經濟學院和原北京財貿學院于 1995 年 6 月合并、組建的北京市屬重點大學,是一所已有50 年建校歷史,以經濟學、管理學學科專業比較齊全、優勢較為突出, 法、文、理、工等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現代化、多科性財經類大學。校園占地總面積 48萬平方米,建筑面...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6日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專業設置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重點專業
重點建設學科的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會計學專業。產業經濟學和數量經濟學還分別是北京市重點學科和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數量經濟學和勞動經濟學為北京市重點學科,企業管理、會計學、產業經濟學、金融學、區域經濟學和經濟法學為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錄取規則
第三章招生計劃及錄取
第七條招生計劃
學校招生辦公室嚴格按照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和學校對普通類招生計劃編制的要求,根據學科專業建設和發展及各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等,編制學校年度分省分專業、分文理科招生計劃,經招生委員會審議、校長辦公會審定后,上報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審批,審批通過后由各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向社會公布。
第八條院校志愿
學校優先錄取第一志愿考生。在京錄取考生時,對于報考我校本科一批第二志愿的考生預留3%左右的招生計劃。
第九條提檔比例
調閱考生檔案數不超過學校在當地招生計劃數的120%,平行投檔省份原則上不超過110%。
第十條錄取總規則
在錄取考生時,嚴格按照當地普通高校招生考試部門確定的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根據考生志愿順序,從高分到低分,全面審核,分專業擇優錄取。
第十一條錄取
1.學校認可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加分政策。
2.專業錄取時,根據進檔考生專業志愿情況,設定專業志愿差,專業志愿差不超過3分。同等分數下,對語文、數學(文/理)成績合計高者、兩科成績差值的絕對值小者、外語成績高者依次比較,優先錄取。
3.華僑學院工商管理(國際會計)專業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金融信息管理)專業、國際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學(金融經濟)專業由于英語授課比例較大,原則上錄取有志愿的考生。
4.招收保送生、高水平運動員,按照教育部和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高校招生辦公室有關規定錄取。
5.面向少數民族預科班、內地西藏高中班、內地新疆高中班招生,按照教育部有關文件規定錄取。
6.面向貧困地區定向專項招生,按照教育部和扶貧專項計劃省(直轄市、自治區)高校招生辦公室有關規定錄取。
7.面向華僑、港澳地區及臺灣省聯合招生,按照中國普通高校聯合招生辦公室有關規定錄取。
8.學校錄取方案以當地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公布為準。例如:依據內蒙古自治區的要求,實行“專業志愿清”錄取規則;執行江蘇省普通招生錄取辦法,選測科目等級要求為BB。
第十二條錄取的特殊要求和限制條件
1.外語語種要求:(1)商務英語、英語(經貿翻譯)專業只招英語考生;(2)除商務英語、英語(經貿翻譯)專業限招英語考生外,其他專業不限外語應試語種,新生入校后,公共外語只開設英語、日語、俄語,國際經濟管理學院、華僑學院本科專業為英文教學。高職專業入學后公共外語只開設英語。(3)需要參加當地省(自治區、直轄市)統一安排的外語口語考試的專業:商務英語、英語(經貿翻譯)、金融學(金融經濟)、工商管理(國際會計)、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金融信息管理),其中商務英語、英語(經貿翻譯)專業要求口語考試成績優良,學校不另行安排口語測試。
2.身體健康要求:以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共同下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和《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規定為依據,執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招生體檢標準》。凡有色盲、色弱者不能報考我校廣告學、安全工程(注冊安全工程師)、環境工程專業,有色盲者不能報考我校傳播學、管理科學與工程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金融信息管理)專業。新生入學報到時,校醫院對新生進行健康復檢,復檢不合格的考生,根據實際情況按照《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全日制本科學生學籍管理規定》辦理。
3.學校各專業對男女生比例均無特殊要求。
4.學校各專業對往屆生均無附加要求。
第十三條錄取結果的公布渠道
考生可通過省級教育考試院公布的查詢電話或網站查詢錄取結果,也可登錄學校招生網查詢錄取結果。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一支力量較強、水平較高、結構合理的教學科研隊伍,現有教職工1459人,專職教師750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近40%,其中教授、教研員等正高職專業技術人員127人,副教授、副研究員等副高職專業技術人員312人。博士生導師54人,碩士生導師333人。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本科招生錄取分數始終在市屬市管高校中名列前茅;學生考研率、出國留學比例不斷提高;畢業生受到社會廣泛認可,就業率連續5年保持在95%以上,畢業生就業滿意度不斷提高;涌現出全國先進班集體、全國三好學生、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一系列優秀學生代表和學生群體。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收費標準
根據北京市發改委頒發的《收費許可證》,我校收費標準如下:
本科生學費標準:商務英語、英語(經貿翻譯)6000元/學年;安全工程(注冊安全工程師)5500元/學年;環境工程5500元/學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5500元/學年;統計學5500元/學年;數學與應用數學(金融數學)5500元/學年;其余本科專業5000元/學年。
高職生學費標準6000元/學年。
本專科生住宿標準750-1500元/學年。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在校生情況
學校現有在籍學生20436人,其中本科生9528人,高職生392人,碩士研究生2310人,博士研究生170人,留學生421人,各類成人教育學生76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