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是一所有著75年辦學歷史的全國重點大學,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和全國首批開辦八年制醫學教育高校。學校于1954年由原第六、第七軍醫大學合并而成,第六軍醫大學前身系第四野戰軍醫科學校和原國立中正醫學院,第七軍醫大學前身為第二野戰軍醫科大學,1975年更名為第三軍醫大學。2017年根據軍委統一部署安排,自6月10日0時起,第三軍醫大學劃歸陸軍建制領導管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學校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
學校坐落在全國五大中心城市之一——重慶市,占地面積2629畝,擁有儀器設備總值27億元,館藏圖書72萬冊,中英文電子期刊2萬多種。下設基礎部、公共衛生與軍事預防醫學院、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醫學心理系、高原軍事醫學系、醫學檢驗系、醫學影像系、護理系、研究生管理大隊、學員旅、干部輪訓大隊、衛勤訓練大隊以及西南醫院、新橋醫院、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三所綜合性教學醫院。共開設臨床醫學(五年制、八年制)、野戰外科學(五年制、八年制)、預防醫學(五年制、八年制)、高原醫學、核醫學、醫學心理學、醫學檢驗、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生物技術、醫學影像學和護理學等12個本科專業。
長期以來,學校緊緊圍繞國家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秉承“以質量取勝、以特色取勝”的校訓,人才培養質量和綜合辦學水平顯著提升,先后培養7萬多名專業技術人才,成長出13位院士、47位將軍和127位三級以上專家教授。學校現有教授副教授850余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3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獎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高層次人才100余名。有博士后流動站和博士學位授權學科點71個,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5個。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生物激波實驗室、亞洲最大的低壓氧艙群、我國最大的軌道式生物碰撞實驗室、軍隊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全軍唯一的武器殺傷生物效應評估中心、全軍唯一的機動衛勤力量訓練基地和全軍唯一的衛生列車訓練基地,先后獲得了以6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為標志的1700多項科技成果,在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三大科技獎勵和學術論文等反映綜合辦學水平的主要指標居全國高校前20位,已發展成為我國的戰創傷醫學中心,是我軍軍事醫學盾牌的主要力量和國家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基地。學校先后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印和中越自衛反擊戰等衛勤保障任務,多次遂行抗擊非典、汶川特大地震和玉樹抗震救災等非戰爭軍事行動中。兩次被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稱號。江澤民為學校親筆題詞“為培養跨世紀的軍事醫學人才而努力奮斗”。
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學校將繼續發揚光榮的歷史傳統,傳承“求實、創新、勤奮、獻身”的優良校風,按照“實施一流發展戰略、建設世界醫學名校”的總體辦學思路,擔當起“發展國防衛生事業、建設創新型國家”雙重使命,完成好“培養卓越聯勤軍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遂行多樣化衛勤保障”三大任務,加速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科技創新方式和衛勤保障力生成模式四個轉變,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具有鮮明軍隊特色世界一流研究型軍醫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重慶重慶市 關注人數:次 | |
類型:醫藥 性質: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 國家重點學科:6個 院士:3位 博士點:65個 碩士點:52個 |
- 10-18[高校新聞]西安交大城市學院召開“總結12,規劃
- 10-08[高校新聞]山東建筑大學許伯彥教授再獲奧地利A
- 09-28[高校新聞]經管系和房訊(中國)控股公司惠州分公
- 09-26[高校新聞]校長李杰一行實地考察湖北省大學科技
- 09-21[高校新聞]專題校長辦公會研究完全學分制試點工
- 09-16[高校新聞]三明學院2012級新生順利入學
- 09-14[高校新聞]外國語學院召開2012級新生歡迎大會
- 09-13[高校新聞]春華秋實喜擷碩果 錘煉師德再譜華章
- [招生信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2018年錄取分數線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的新聞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位于美麗的山城─重慶,是一所歷史悠久和有著光榮傳統的全國重點醫科大學,以鮮明的軍事醫學特色和優異的辦學質量而享譽軍內外。 學校下設基礎醫學部、預防醫學系、醫學檢驗系、高原醫學系、護理系、研究生管理大隊、學員旅和3所附屬醫院(西南醫院、新橋醫院和...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4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專業設置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的重點專業
國家重點學科(13個):免疫學、內科學(呼吸系病)、內科學(心血管病)、內科學(傳染病)、外科學(燒傷)、外科學(野戰外)、外科學(普外)、外科學(泌尿外)、外科學(胸心外)、外科學(骨外)、外科學(神外)、外科學(整形)、軍事預防醫學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4個):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19] 、內科學(消化系病)、眼科學[20] 、衛生毒理學
博碩士學位授予
博士后流動站(7個):生物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生物醫學工程、藥學、特種醫學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9個):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護理學、軍事裝備學等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11個):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護理學、軍事裝備學、口腔醫學、藥學、軍事后勤學、公共管理學
專業學位博士(13個):臨床醫學 、兒科學、內科學、老年醫學、神經病學、皮膚病與性病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臨床檢驗診斷學、外科學、婦產科學、眼科學、腫瘤學、麻醉學[24]
專業學位碩士(19個):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護理、公共衛生[ 、兒科學、老年醫學、神經病學、皮膚病與性病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臨床檢驗診斷學、外科學、婦產科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腫瘤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麻醉學、急診醫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的錄取規則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截止2014年,學校擁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850余名,其中兩院院士3名,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4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7名,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7名,國家杰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和“千人計劃”獲得者16名,博士生導師277名、碩士生導師376名,教育部和重慶市高校創新團隊8個。
中國工程院院士(專職2名):王正國、程天民
中國科學院院士(專職1名):孔祥復
教育部高校創新團隊(4個):嚴重創傷細胞保護機制和干預研究(黃躍生),蛋白質抗原的識別、應答及其調節(吳玉章),代謝性血管病發病機制及其干預靶點的研究(祝之明),嚴重創傷致腸穩態失衡機制及干預策略研究(楊樺)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學員按教學計劃規定修完全部課程,德、智、軍、體等方面考核合格者,準予畢業,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的學員,授予相應學位。畢業學員可報考碩士研究生,特別優秀的可免試推薦碩士研究生。畢業當年6月份,辦理入伍提干手續,入伍時間統一從入學當年9月1日起算,享受中國人民解放軍薪金(工資)待遇,家屬享受軍屬待遇。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的收費標準
免收學雜費和住宿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