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是一所會計、金融特色鮮明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由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和上海金融學院于2016年合并組建而成。“立信”之名源起于《論語》中“民無信不立”之意,學校的起源可追溯到由“中國現代會計之父”、著名教育家潘序倫先生于1928年創辦的立信教育事業,2011年獲得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資格。在近90年的辦學歷史中,學校被業界譽為中國現代會計教育的發源地和未來金融家的搖籃。
學校現有浦東、松江和徐匯三個校區,占地面積1200多畝。目前在校學生20000余人,其中專業碩士研究生160余人,本科生18700余人,專科生1600余人。學校生源質量和學生就業形勢良好,碩士研究生就業率達100%,本科生就業率達98%以上,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學校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努力培養具有“誠信品格、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學校學科專業特色鮮明,共有14個二級學院。現有本科專業33個,具有審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資格。學校以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學、統計學為主干學科,初步形成了交叉支撐、協調發展的多學科格局。工商管理學科入選上海市一流學科、上海市高原學科,應用經濟學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學科培育計劃,開放經濟與貿易學科為上海市重點學科。學校擁有會計學、金融學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會計學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金融學、稅務、財政學3個上海市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本科專業,會計學、金融學、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等8個上海市屬高校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
學校高度重視“高水平、應用型、國際化”的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實施“常任軌”和“師資研究員”、“骨干教師激勵計劃”、優秀人才工程等人事制度創新,匯聚了一批包括特聘教授、東方學者講座教授、海外名師、客座教授等有重要學術地位和豐富實踐管理經驗的國內外專家學者。現有教職員工近1500人,其中專任教師1000余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近400人,其中正高級職稱近80人,副高級職稱31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35人。
學校教學資源豐富,圖書館館藏圖書240萬冊。擁有14個實驗教學區、194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其中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被列為上海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學實踐教育基地成為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
學校高度重視“教體結合”,上海市學校體育評估中心落地我校。學校擊劍體育特色項目久負盛名,是上海市擊劍專業運動隊體教結合改革試點學校;跆拳道項目為上海市高水平運動隊建設項目。
學校致力于建設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科研發展和社會服務體系,圍繞國家戰略特別是上海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形成了以“解決重大實際問題”為特色的應用決策咨詢研究優勢。目前擁有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1個,“上海高校智庫”1個,設有上海科技金融研究院、現代支付與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自貿區研究院、“一帶一路”研究院等多個科研機構。與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與服務經濟與制度創新”決策咨詢研究基地。
學校始終堅持開放辦學,實施國際化辦學發展戰略,與國(境)外100多所高校及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與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國際會計師公會AIA、澳大利亞注冊會計師協會等專業機構合作進行國際會計資格的培訓。現有中外合作交流項目50多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4個,每年有各類長短期留學生近1000人,其中學歷生300余人。2015年我校與丹麥國際商學院(InternationalBusiness Academy)合作建立了孔子課堂,2016年與波蘭克拉科夫經濟大學聯合申請獲批歐盟伊拉斯謨加計劃(Erasmus Plus),2017年與美國紐約長島大學順利開展ICON(全球咨詢網絡)國際咨詢比賽。
在未來的發展中,學校將主動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主動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科創中心和自貿區建設,立足上海,輻射長三角,面向國際,走內涵提升、特色發展之路,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和開放辦學戰略,促進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全面開展綜合改革,加快提高學校服務國家和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努力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財經大學。
![]() |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 |
等級:二本 位于上海市上海 關注人數:次 |
類型:財經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
- 10-18[高校新聞]人文學院舉辦“湖南省古代文學教學與
- 10-08[高校新聞]臺灣著名文化學者、詩人余光中為藝術
- 09-27[高校新聞]【組圖】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8周年暨
- 09-26[高校新聞]學校附二院隆重舉行建院120周年慶典
- 09-21[高校新聞]廣西師范學院五合新校區平整場地工程
- 09-16[高校新聞]技術幫扶 智力支援——第二軍醫大學
- 09-16[高校新聞]化工學院領導班子深入學生宿舍探望大
- 09-15[高校新聞]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副總編輯王利民一
- [招生信息]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上海立信會計學院"的新聞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是上海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其前身為立信會計專科學校,由“中國現代會計之父”、教育家潘序倫先生始創于1928年,并在教育實踐過程中,開辟了會計學校、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圖書用品社三位一體的辦學模式。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學校同其他財經院校合并。1980年復校,隸屬于上海市人民政...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5日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專業設置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的重點專業
“開放經濟與貿易”學科成為上海市市級重點學科,會計學、國際貿易、金融學三個學科成為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中國立信風險管理研究院”、“金融信用知識創新體系建設”成為上海市教委“高水平特色發展項目”。會計學專業成為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會計學成為上海市教育高地。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的錄取規則
1、考生的投檔成績需在各省、市劃定的本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上;
2、調檔比例根據生源情況,在各省、市規定的投檔比例范圍內自主確定;
3、對投檔名單內的考生進行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認可各省市招生辦公室制定的高考加分優惠政策;
4、專業錄取時,以投檔成績為基本錄取依據,采用分數優先的原則,專業志愿間無級差分。如出現同分的情況,則按數學、外語、語文成績依次排序錄取;
5、考生已達到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數,但其所有專業志愿均不能滿足,若服從專業調劑,則調劑錄取到未完成計劃的專業;若不服從專業調劑予以退檔;
6、部分專業實行按學院招生,入學后再根據成績和學生志愿分專業或專業方向;
7、商務英語、日語專業需要英語口試成績合格以上(外省市若無口試成績則只看筆試成績);
8、凡參加我校音樂藝術特長生選拔測試的考生必須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并且高考成績需達到我校在各省市相應科類錄取最低分數線,學校根據已測試成績將合格考生分為A、B兩類,給出以下承諾:
A類:錄取專業為考生填報我校本科專業志愿中的第一專業志愿;
B類:錄取專業為考生填報我校本科專業志愿中的第二專業志愿(除會計學、審計學專業之外);若考生分數達到填報第一專業志愿的錄取分數線,則錄取為第一專業志愿。
9、具體招生相關政策及招生辦法詳見“上海立信會計學院招生網”。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現有師資力量
教職工800余人,其中教授42人、副教授140余人。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
畢業生就業前景
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立信人,秉承“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當必有成”的24字校訓,堅持“立信為本,實踐為衡,求是務實,報效社會”的辦學理念, 立足“誠信、實用、開放”的培養目標,先后為社會輸送了20余萬能主動適應社會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財經管理人才,在社會上形成了良好的立信品牌。
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就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在學校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下,學校積極構建學生職業發展教育和就業指導體系,重視學生的實習和實踐訓練,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實踐活動,針對全校學生開設職業發展課程,每年定期開展“職業發展指導活動月”、“訓練營”等系列活動,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就業指導講座。同時,以“立信伯樂匯”、“立信英才匯”、“立信專家匯”等多用形式開展校企聯誼活動,積極為畢業生開辟暢通的就業渠道;每年定期舉辦松江園區大型畢業生供需交流會、立信專場招聘會和常設小型招聘會,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目前學校已擁有了一批優質、穩定的就業客戶群,我國最大的內資會計師事務所——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是學校最主要的實習基地,松江區人民政府主要經濟職能部門、上海市注冊稅務師協會、寶鋼、上海建工集團等都是學校重要的產學研基地。
歷年高素質的畢業生更是遍布上海眾多知名企業和單位,如享有盛名的普華永道、安永華明、畢馬威華振、德勤華永、立信、萬隆、天職國際、眾華滬銀、上會等會計師事務所;中國石化、大眾汽車、家樂福、西門子、雀巢、寶潔、松下電器、聯合利華、索尼、強生、歐尚、寶鋼集團、百思買、百事、埃森哲、上汽集團等世界五百強企業;匯豐、渣打、花旗、三井住友、三菱等外資銀行;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浦東發展銀行、招商銀行、海通證券等知名金融單位;地方稅務局、地方財政局等國家機關以及高校、報社、電視臺等,到處可以看到立信學子的風采。
同時,學校積極為畢業生的留學、深造創造優越的學習環境,精心組織培訓和輔導,近年來我校畢業生前往國內外知名學府深造的比例逐年遞增。
面對嚴峻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我校畢業生的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5%以上,在同類高校中名列前茅。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的收費標準
學費標準
1、 一般專業:每生每學年最高不超過5000元[滬價行(2000)第120號];
2、 高職教育:每生每學年最高不超過7500元[滬價行(2000)第120號];
3、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每生每學年最高不超過15000元[滬教委財(2005)34號]。
住宿費標準
每生每學年最高不超過1200元[滬價費(2003)56號、滬財預(2003)93號、滬教委財(2012)118號]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在校生情況
全日制在校學生1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