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武漢工程大學創建于1972年6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學院,隸屬湖北省。1980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武漢化工學院,改由原化工部主管。1998年7月,隨著高校管理體制的調整,學校劃轉到湖北省管理,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為主。同年,學校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價,并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2月,經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正式更名為武漢工程大學。2006年以優秀的成績通過教育部對我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的評估。2012年學校入選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小211工程)。2013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定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經過40多年的建設,學校已由單一的工科院校發展成為一所辦學條件較好、實力較強、水平較高、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層次規模
學,F有本科教育、專科教育、國際教育及研究生教育,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2367人,其中研究生1580人,普通本科生19435人,普通?粕1331人。國際學院學生872人。
學科專業
學,F設有15個學院、1個部、1個研究設計院,另有1個獨立學院。有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藝術學和醫學8個學科門類。學,F有59個本科專業,9個湖北省品牌專業,4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6門省級精品課程;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5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7個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崗位設置學科,1個省級優勢學科,5個省級特色學科,4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工商管理碩士(MBA)和工程碩士2個專業學位門類,其中有11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
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1849人,其中專職教學科研人員1185人,教師中具有正高級職稱221人,副高級職稱372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人數占教師總數的54%,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博士學位的教師人數分別占教師總數的85.5%和32%。在職教師中,"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省高端人才引領計劃入選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3人,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6人,湖北省"百人計劃"人選8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人選58人,湖北省教學名師3人,省級以上優秀教師5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津貼的專家43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人,"楚天學者計劃"特聘崗位人員36人,"工大學者計劃"特聘崗位人員16人。
學校十分重視教師隊伍結構的優化和學術梯隊的建設。現有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17個,省級教學團隊5個,校級學術創新團隊16個,科研創新團隊25個,本科教學團隊25個。學校還聘請了近百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作為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其中中外院士13人。
基礎設施
學,F有武昌和流芳兩個校區,共占地約130.9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96.6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4.1億元。建有400米標準田徑運動場3個,標準游泳池2個,籃、排、羽、網球場68個;多媒體教室143間,教學實驗室47間;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2億元;圖書館館藏圖書288萬冊,是湖北省高校"優秀圖書館"和"湖北省研究級文獻收藏單位"。
科學研究
學校擁有一支精干高效的專兼職科研隊伍,有一所集技術開發、工程設計、情報信息、分析測試多功能于一體的研究設計院,F有1個國家磷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磷資源開發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綠色化工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部委級企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3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和技術中心(基地)。學校還具有化工、石化、醫藥行業(化工工程)設計甲級資質,化工、醫藥、石化行業(化工工程) 咨詢甲級資質,特種設備設計(壓力容器)設計資格,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乙級資質,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乙級資質,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乙級資質,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乙級資質,建筑工程丙級資質,檢測計量認證資質,節能檢測資質,湖北省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設計施工資質等。同時,學校還設有湖北省石油產品暨化學試劑質量監督檢驗站、湖北省石油化工信息中心,是湖北省科技廳化學化工查新檢索定點單位。
2006年以來,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5300余項,其中"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等國家級項目176項、省部、市級項目933項。獲國家、省部、市級科技成果獎87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省部級科技獎勵85項。獲專利授權1000余項。教職工發表的學術論文被SCI、EI、ISTP、SSCI、CSSCI、新華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等檢索收錄2480余篇。學校機器人足球隊連續多年榮獲10余項世界機器人足球大賽冠軍。2011~2013年,學校科研入帳經費共計4.06億元,科研經費增幅居省屬高校前列。學?萍籍a業園和科技孵化器大樓均已投入使用,學校被評為"科技服務湖北先進單位"、"武漢市科技管理先進集體"。學校主辦《武漢工程大學學報》、《化學與生物工程》等科技核心期刊。
交流合作
學校十分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先后與英國德蒙福特大學、樸茨茅斯大學、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美國佛羅里達理工學院、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路易斯安納大學、印第安那州立大學、韋恩州立大學、拉文大學、拉塞爾大學、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法國梅茲國立工程師學院、瓦朗謝納大學、圖盧茲二大、洛林大學、蘭斯大學;澳大利亞桑瑞亞學院、拉楚伯大學、科廷大學;加拿大渥太華大學、莫哈克學院等20余所大學或研究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學術交流和合作關系,展開了一系列合作辦學、學生交換,師資互訪,共同科研等多方面的合作,其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11個;每年100余名國外專家、學者應邀來校講學、訪問。學校先后派出各類人員200多人次分赴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或研究機構交流、訪問、留學、進修及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進行科研合作等。學校與丹麥Alfa Laval 公司聯合培養研究生。學校還具備招收留學生的資格,并已招收來自巴基斯坦、法國、加納、馬達加斯加等國的研究生。學校與南京工業大學、河北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國內高校開展校際互換生工作。
近年來,學校承辦了"電氣與自動化控制國際學術會議"、中國科協年會"重化工與湖北石化產業結構調整"及"湖北磷化工可持續發展"專題論壇、"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武漢論壇之化工論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學部冶金與礦業領域在研項目交流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化學工程青年科學家學科發展前沿研討會"、"全國稀土資源、材料和環境學術研討會"、"第五屆全國微波化學會議"、"全國制藥工程專業研討會"、"全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建設研討會"、"第六屆中日化工學術研討會"、"湖北省第二屆楚天學者論壇"等高層次學術會議。
學校成立了有130余家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和地方政府參加的董事會、37個校友分會和教育發展基金會,建立了學校與社會雙向參與、雙向服務、雙向受益的機制,形成了開放辦學的格局。
學校榮譽
學校堅持"質量立校、科技強校、人才興校、突出特色、協調發展"的辦學思路,按照"加強基礎、拓寬口徑、重視實踐、培養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和改進本科教育教學工作,確保了人才培養質量。建校40多年來,共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10萬余名。許多畢業生已成為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骨干力量。僅以湖北省化工、醫藥行業為例,在產值1億元以上的80余家大中型化工、醫藥單位中,近70%的企業主要領導人是我校的畢業生。近年來,我校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國際級獎19項、國家級獎302項、省級獎413項。獲得世界杯機器人大賽冠軍、國際設計大賽"紅點之星"設計概念獎至尊獎、"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第八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第二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一等獎、全國瑞薩超級MCU模型車大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過程裝備實踐與創新大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第五屆瑞派杯化工設計大賽金獎等高水平獎項。
學校認真貫徹"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思想,近年來涌現出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為搶救3名落水少年而光榮獻身的舍己救人全國優秀大學生許志偉和"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快樂天使韋慶秀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他們的感人事跡,在校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
學校多次獲得各級各類的表彰,獲得"省級最佳文明單位"、"湖北省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學校"、"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國模范職工之家"、"湖北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高校"、省"理論學習先進單位"、"共青團工作先進集體"、"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進集體"、"就業湖北"先進高校、湖北省人才工作"十強高校"、"服務湖北經濟社會發展先進高校"、湖北省"博士服務團"工作先進高校、"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全省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綠化紅旗單位"、"園林式學校"、"安全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
(更新于2014年4月15日)
武漢工程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湖北武漢 關注人數:次 | |
類型:理工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湖北省教育廳 國家重點學科:15個 院士:10位 博士點:5個 碩士點:55個 |
- 04-28[高校新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賈強博士來校講
- 04-28[高校新聞]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舉行2014屆本科生
- 04-25[高校新聞]西班牙科爾多瓦大學教授Rafael Luqu
- 04-24[高校新聞]武漢工程大學隆重舉行歡送2014屆畢業
- 04-24[高校新聞]武漢工程大學藝術團受邀赴洪山區舉辦
- 04-24[高校新聞]校僑聯主席郭嘉在省僑聯干部培訓班上
- 04-24[高校新聞]校黨委書記吳元欣率隊赴海南開展招生
- 04-21[高校新聞]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舉行2014屆畢業典
- [招生信息]武漢工程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武漢工程大學"的新聞

歷史沿革 武漢工程大學創建于1972年6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學院,隸屬湖北省。1980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武漢化工學院,改由原化工部主管。1998年7月,隨著高校管理體制的調整,學校劃轉到湖北省管理,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為主。同年...
武漢工程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2日
武漢工程大學專業設置
武漢工程大學的重點專業
學校現設有15個學院、1個部、1個研究設計院,另有1個獨立學院。有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藝術學和醫學8個學科門類。學,F有59個本科專業,9個湖北省品牌專業,4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6門省級精品課程;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5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7個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崗位設置學科,1個省級優勢學科,5個省級特色學科,4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工商管理碩士(MBA)和工程碩士2個專業學位門類,其中有11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
武漢工程大學的錄取規則
第四章錄取規則
第十四條學校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如無特殊要求,一般為1:1.2。
第十五條學校優先錄取第一志愿考生。如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可錄取非第一志愿報考我校的考生。原則上不錄取無我校志愿的考生。
第十六條學校鼓勵高分考生報考我校。對考分在各省重點線上、在二批院校中第一志愿報考我校、身體健康狀況符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有關補充規定的考生,學校將保證其錄;該類考生進校后在60天內可重新進行專業調整,并編入相關專業特色班學習;本科畢業后,符合我校研究生錄取條件,若報考我校研究生,根據我校研究生錄取辦法,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第十七條進檔考生的專業錄取原則是:按考生專業第一志愿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若高考文化課總分相同,單科成績不低于150分制的90分者優先錄取;若條件仍相同,擬錄取專業的相關科目成績高者優先錄取?忌鶊髮I都無法滿足時,若服從調劑,則根據考生成績錄取到未滿的專業,否則作退檔處理。
對于有選考科目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學校原則上以考生必考科目與我校選考科目的分數總和為錄取總分?偡窒嗤瑫r優先錄取選考科目成績高者。在我校選考科目線上考生不足時,可考慮錄取兼考科目的考生。考生所在地省級招生辦有其他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學校藝術類本科專業的錄取原則是:取得我校藝術類本科專業合格證(我校在湖北、河南、福建、湖南四省未組織藝術專業考試,考生只需通過省藝術專業聯考即可報考我校),福建省考生根據當地招生政策,按綜合分擇優錄。ňC合分=考生文考總分*40%+考生省級統考成績*2.5*60%),其它省份考生錄取總成績為文化總成績的40%與專業總成績的60%之和(湖北省、河南、湖南省三省考生的專業總成績以該考生所在省聯考總成績為準),英語成績在錄取時作為重要參考依據之一。
第十九條文藝特長生、高水平運動員的錄取原則以考生所在地的省級招生辦的有關規定為準。
第二十條獨立學院本、?频匿浫绦锌忌诘厥〖壵猩k的政策規定。
第二十一條對?其浫∮刑厥庖蟮模瑢W校執行考生所在地省級招生辦的政策規定。
第二十二條對于符合優錄條件或降分條件進檔的考生,符合本章程“第十四條”和“第十五條”的優先錄取。
第二十三條除招生計劃中特殊注明的專業外,學校不限考生應試外語語種,但新生進校后學校以英語為第一外語安排教學,學校頒發畢業證、學位證對英語成績有較高的要求。
第二十四條除分專業招生計劃中特殊注明的專業外,學校對考生身體健康狀況的要求執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有關補充規定。
第二十五條學校信息與計算科學(本科)專業的考生數學成績一般要求在150分制的100分以上;英語(本科)專業的考生,英語成績一般要求在150分制的115分以上;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專業的考生,英語成績一般要求在150分制的100分以上;廣告學(本科)專業的考生,語文成績一般要求在150分制的90分以上;其它專業的考生英語成績原則上不得低于150分制的80分(西部省份考生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降低)。
第二十六條學校所有專業均無男女比例限制,且對往屆生和應屆生同等對待。
第二十七條錄取結果由相關。ㄊ、自治區)招生辦向社會公布?忌部赏ㄟ^我校網站查詢錄取結果,查詢網址:http://zbc.wit.edu.cn
武漢工程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學,F有在職教職工1849人,其中專職教學科研人員1185人,教師中具有正高級職稱221人,副高級職稱372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人數占教師總數的54%,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博士學位的教師人數分別占教師總數的85.5%和32%。在職教師中,"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省高端人才引領計劃入選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3人,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6人,湖北省"百人計劃"人選8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人選58人,湖北省教學名師3人,省級以上優秀教師5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津貼的專家43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人,"楚天學者計劃"特聘崗位人員36人,"工大學者計劃"特聘崗位人員16人。
學校十分重視教師隊伍結構的優化和學術梯隊的建設,F有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17個,省級教學團隊5個,校級學術創新團隊16個,科研創新團隊25個,本科教學團隊25個。學校還聘請了近百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作為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其中中外院士13人。
武漢工程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學校堅持“質量立校、科技強校、人才興校、突出特色、協調發展”的辦學思路,按照“加強基礎、拓寬口徑、重視實踐、培養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和改進本科教育教學工作,確保了人才培養質量。建校35年來,共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4萬余名。許多畢業生已成為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骨干力量。僅以湖北省化工、醫藥行業為例,在產值1億元以上的80家大中型化工、醫藥單位中,近70%的企業主要領導人是我校的畢業生。
武漢工程大學的收費標準
根據國家規定,新生入學須交納學費、住宿費和需交納其他服務性費用。
學校各專業的學費、住宿費和其他服務性收費等按湖北省政府有關部門當年確定的標準執行并隨入學通知書一并寄送給新生。
武漢工程大學在校生情況
學,F有本科教育、?平逃、國際教育及研究生教育,具有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1994人,其中研究生1411人,本科生18893人,專科生1690人。國際學院學生942人。
學校十分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先后與英國德蒙福特大學、樸茨茅斯大學、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美國佛羅里達理工學院、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路易斯安納大學、印第安那州立大學、韋恩州立大學、拉文大學、拉塞爾大學、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法國梅茲國立工程師學院、瓦朗謝納大學、圖盧茲二大、洛林大學、蘭斯大學;澳大利亞桑瑞亞學院、拉楚伯大學、科廷大學;加拿大渥太華大學、莫哈克學院等20余所大學或研究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學術交流和合作關系,展開了一系列合作辦學、學生交換,師資互訪,共同科研等多方面的合作,其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11個;每年100余名國外專家、學者應邀來校講學、訪問。學校先后派出各類人員200多人次分赴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或研究機構交流、訪問、留學、進修及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進行科研合作等。學校與丹麥Alfa Laval 公司聯合培養研究生。學校還具備招收留學生的資格,并已招收來自巴基斯坦、法國、加納、馬達加斯加等國的研究生。學校與南京工業大學、河北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國內高校開展校際互換生工作。
近年來,學校承辦了"電氣與自動化控制國際學術會議"、中國科協年會"重化工與湖北石化產業結構調整"及"湖北磷化工可持續發展"專題論壇、"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武漢論壇之化工論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學部冶金與礦業領域在研項目交流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化學工程青年科學家學科發展前沿研討會"、"全國稀土資源、材料和環境學術研討會"、"第五屆全國微波化學會議"、"全國制藥工程專業研討會"、"全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建設研討會"、"第六屆中日化工學術研討會"、"湖北省第二屆楚天學者論壇"等高層次學術會議。
學校成立了有130余家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和地方政府參加的董事會、37個校友分會和教育發展基金會,建立了學校與社會雙向參與、雙向服務、雙向受益的機制,形成了開放辦學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