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農業大學創建于1948年,是吉林省屬重點大學,是我國首批具有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院校之一,1993年成為吉林省省屬院校中最早獲得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的高校。學校辦學條件優越,師資力量雄厚,校園風光別致,是治學育人的佳園。
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吉林省農業、農村發展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人才培養搖籃和科技創新基地。經過63年的奮斗與努力,現已發展成以涉農優勢學科為骨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農業大學。學校占地近1500公頃,其中校園占地面積319.02公頃,總建筑面積71.1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逾8億元,圖書館藏書166萬冊。教學、科研資源配置更趨合理。
學校現有教職工18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051人,高級專業技術職稱499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形成了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學校現有各類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成人本、專科函授生在校生規模穩定在9000人以上。
學校設有15個學院,1個研究生學院,2個直屬教學部門和1個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的獨立學院。擁有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2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17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學科,72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學科,59個本科專業,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和1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學校現有國家級科研平臺1個,26個省部級科研平臺,4個國際合作與校企合作平臺,各種類型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306個。
學校依托雄厚的學科實力和教學科研資源優勢,堅持“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己任”的辦學理念,倡導“明德崇智、厚樸篤行”的校訓精神,以內涵發展為主題,大力推進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為核心的教育教學改革,探索并運行了“基礎+平臺”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培養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復合型與創造性人才。堅持科技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方針,走出了一條“把論文寫在吉林大地上”的科教服務之路。
“十一五”以來,學校共承擔國家“863”、重大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科研項目853項,取得科研成果401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36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連續多年獲省科技進步獎數量居全省高校第二位。承擔建設了13個科技示范區,16個專家大院,35個新農村建設幫扶點,共選派省市級科技特派員89人,派出科教人員下鄉累計達兩萬余人次,推廣實用技術500余項,累計增收100億元。中部農業機械化示范區、西部綠色食品系列開發示范區分別受到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副總理回良玉的高度贊譽。
學校實施開放辦學戰略,不斷拓展辦學空間,先后與美國、日本、意大利、烏克蘭、加拿大、英國、韓國、俄羅斯等國家的40多所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際交流合作關系,派出中青年骨干教師、科研與管理骨干赴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訪學、科研合作、參加學術交流會議近千人次。國際交流日益活躍,學校影響聲名遠播。
學校榮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務處、全國星火計劃先進集體、國家科技扶貧先進集體、全國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高等院校后勤工作先進集體、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體育工作先進學校、國家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第七屆中國國際農交會和第八屆中國長春農博會先進組織單位、“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優秀團隊、教育部“十五”和“十一五”高校科技管理先進團隊、全國科協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18次被評為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2001年和2007年,兩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評估,兩次均獲得“優秀”成績。
2006年以來,學校提出以建設質量農大、效益農大、特色農大、誠信農大、和諧農大為核心內容的“五個農大”治校方略,為學校發展指明了方向。面對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形勢,學校將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努力夯實辦學基礎,積極推進內涵發展,為實現以農為優勢和特色,面向區域及地方經濟建設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全國先進大學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周邊環境
通訊地址
聯系單位:吉林農業大學招生就業處
地 址:吉林省長春市新城大街2888號
郵 編:130118
招生咨詢電話:0431-84532980(兼傳真)
網 址:http://202.198.0.22/zs/index_zs.asp
E—mail: jlauzs@sina.com
![]() |
吉林農業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吉林長春 關注人數:次 |
類型:農林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吉林省教育廳 國家重點學科:1個 博士點:23個 碩士點:72個 |
- 09-13[高校新聞]許昌學院隆重慶祝第28個教師節
- 09-03[高校新聞]迎新專題24:保護區學院與新生家長進
- 08-30[高校新聞]藝術設計學院2012迎新順利開展
- 08-29[高校新聞]3項目獲準立項2012年省“質量工程”
- 08-17[高校新聞]以色列法學商學學術中心校長大衛
- 08-10[高校新聞]綠色長征14:在杭州青少年宮進行綠色
- 08-10[高校新聞]【南方都市報】交響樂中,仲愷“醉”
- 07-29[高校新聞]就這么離開,就這么懷念
- [招生信息]吉林農業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吉林農業大學"的新聞

吉林農業大學是吉林省屬重點大學,是我國首批具有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學校,1993年成為吉林省屬院校中最早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學校坐落在長春凈月經濟開發區,校園風光別致,樹木參天,花繁錦簇,秀水漣漪,生態和美,是育人和創新的佳園。學校前身為1948年創立的黑龍江省農業...
吉林農業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3日
吉林農業大學專業設置
吉林農業大學的重點專業
57個本科專業,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和1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其中,農業經濟管理專業、食品科學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藥用植物學科已建設成為吉林省和農業部重點學科;中藥學學科已建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
吉林農業大學的錄取規則
第六章錄取說明
第九條專業培養對外語的要求
學校只招收全國統考外語科目是英語、俄語、日語的考生,其中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聯網工程、生物技術(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只招收英語語種考生。英語專業要求英語單科最低成績105分。
第十條批準的招收男女生比例的要求
各專業均不限男女比例。
第十一條經批準的身體及健康狀況要求
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錄取規則
普通本科專業錄取原則
1、學校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上,根據生源情況,與各省招辦協商確定調檔比例,原則上不超過計劃數的120%。
2、實行平行志愿投檔模式的省份,在同時投檔的考生中,按3分“專業級差”從高到低擇優錄取。不實行平行志愿投檔模式的省份,按“學校志愿清”原則和3分“專業級差”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3、未能滿足專業安排條件的考生,如填報了“服從專業調劑”,可調劑到相應未滿專業;如未填報“服從專業調劑”,則予以退檔。在安排專業時,學校承認各省級招辦制定的照顧政策加分。
4、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外語成績較高的考生。
5、根據江蘇省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有關規定,報考我校考生的學業水平測試等級為選測科目成績最低須達到2B,采用先分數后等級的錄取辦法,即對進檔考生按投檔分數排序,當投檔分數相同時,優先錄取學業水平測試等級高的考生。
6、生物技術(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只錄取有專業志愿的考生。
藝術類專業錄取原則
1、考生必須參加其所在省招生辦組織的美術類專業統一考試,統考成績必須合格,我校不再單獨組織專業加試,且不承認考生在其他學校取得的加試成績。
2、考生必須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成績達到考生所在省藝術類本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
3、學校按考生文化課成績總分調檔,調檔比例原則上不超過計劃數的150%。
4、學校按考生文化課成績總分的60%和專業課成績總分的100%相加所得綜合成績進行排序,按3分“專業級差”從高到低擇優錄取。如有專業缺額,學校將在填報“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中從高到低擇優錄取。學校承認各省級招辦制定的錄取照顧政策。
綜合成績計算公式:綜合成績=文化課成績總分×0.6+專業課成績總分
5、綜合成績相同情況下,優先錄取文化課成績總分高的考生,如文化課成績總分也相同,優先錄取外語成績高的考生。
國家高水平運動員錄取原則
根據教育部文件要求,對符合國家高水平運動員錄取條件,經學校體育專項測試成績合格,各省級招辦審核確認并在教育部公示的考生,按教育部和各省有關高水平運動員招生的規定錄取。參加我校文化課單獨考試并成績合格的國家一級以上(含)運動員在教育部公示期滿后,由各省級招辦審核并在確認后辦理錄取手續。
對口專業錄取原則
對符合對口專業招生錄取條件的考生,按投檔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外語成績較高的考生。
吉林農業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18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051人,高級專業技術職稱499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和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24人,吉林省高級專家14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50人,進入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3人,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18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吉林省教學名師3人。形成了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吉林農業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學校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實施了“一把手工程”,形成了措施完善、特色鮮明的就業工作體系。學生綜合素質和適應能力不斷提高,受到了社會廣泛認可。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沃爾瑪、約翰迪爾、中化集團等一批世界和中國500強企業及行業龍頭企業來校招聘,學生就業質量得到了切實提升。學校本科生一次性就業率始終位于全省高校前列,連續三次被評為“吉林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中央電視臺、吉林電視臺、中國青年報等眾多知名媒體對學校就業工作進行了廣泛報道。
吉林農業大學的收費標準
第五章 收費標準
第八條 學費收取標準
本科專業:
制藥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400元;植物科學與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旅游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80元;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園藝教育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財務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000元;工商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000元;市場營銷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000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600元;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600元;環境科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生物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農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園藝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植物保護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交通運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600元;家政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應用心理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園林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動物科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動物醫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水產養殖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應用化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中藥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生物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社會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80元;英語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00元;傳播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800元;廣告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800元;自動化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應用生物科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動物藥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糧食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草業科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環境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藝術設計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800元;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風景園林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400元;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保險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620元;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80元;物聯網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840元;生物技術(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25000元。
吉林農業大學在校生情況
學校現有各類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成人本、專科函授生在校生規模穩定在90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