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產大學是一所具有95年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的普通高等院校,前身是建立于1912年的江蘇省立水產學校。1952年成為國內第一所本科水產高校——上海水產學院,1985年更名為上海水產大學,2000年起由農業部與上海市共建,屬地管理。現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教育體系完備,學科門類眾多,辦學特色鮮明,農、理、工、經、文、管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有生命學院、海洋學院、食品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信息學院、人文學院、工程學院和外國語學院等8個專業學院,還有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成人教育學院、高職學院及我校與澳大利亞合作辦學的愛恩學院等4個學院,擁有中央農業干部教育培訓中心上海水產大學分院和農業部遠洋漁業培訓中心。
學校現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 7個省、部級重點學科,4個上海市教育高地和1個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擁有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點,33個本科專業(其中有六個國管專業)及一批高職專業。
目前,學校擁有普通本專科生12300余人,研究生790余人;全校在職教職工1040名,其中專任教師680余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近400名,博士生、碩士生導師271名。學校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名,國家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名,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名,農業部第七屆科技委成員4名。
學校辦學條件優良,教學實驗室和專業實驗室設施齊備。擁有教育部水產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重點實驗室和農業部水產種質資源與養殖生態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水生生物病源庫和制冷檢測中心;建設了一批特色專業實驗室,如中美(SFU-NOAA)海洋遙感及漁業信息研究中心、淡水漁加工利用研究室等;擁有中國漁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及7個校級研究中心,并建有上海水產大學農業研究院、公共管理研究所、中國魚文化研究所、外國語言研究所及中國魚文化博物館,擁有國內外聞名的魚類研究室、標本室和亞洲最大的專業鯨館。圖書館藏有以水產、海洋、食品為特色的圖書、電子書籍120萬冊。擁有現代化的校園網絡,并建設了為我國水產行業服務的“中國水產網”網站平臺。由學校承辦的《水產學報》、主辦的《上海水產大學學報》被列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水產學報》獲第一、二屆“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稱號。學校還是上海市水產學會、上海市漁業經濟研究會和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會掛靠單位。
90年代以來,學校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和先進水平的有60余項,國內首創和先進水平有90余項,獲國家級科研項目或成果獎40多項,獲省部級獎50多項,取得專利30多項。我校在環境保護、物種保護、遺傳育種、食品加工、海洋資源開發與利用、水產養殖、農業經濟等領域作出了重大貢獻。2006年科研經費達4300萬元。
學校與美國、日本、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大學以及多個國際組織有著密切的交流與合作,并與國外多所大學互派留學生,長期參與中美海洋生物資源合作計劃,與聯合國糧農組織、教科文組織、漁業信息中心、亞洲水產學會,國際水生生物資源管理中心等國際組織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
學校目前有楊浦區軍工路校區、南匯區學海路校區兩個校區,并在南匯、奉化和浙江象山縣建有三個養殖基地。根據上海高校布局結構調整規劃,我校將于2008年整體搬遷至上海臨港新城,新校區位于臨港新城主城區,規劃占地面積約1600畝,規劃建設面積58.6萬平方米。不久的將來,一所功能完備、設施先進、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大學將矗立在東海之濱,滴水湖畔。
為適應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趨勢,促進水產、海洋科技及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適合社會需求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學校提出了新時期的辦學目標:爭取到2012年,建校一百周年時,把學校建設成為水產、海洋、食品等學科優勢明顯,農、理、工、經、文、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科研教學并重,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高水平特色大學,成為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和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搖籃以及我國水產、海洋、食品等方面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
上海水產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上海上海市 關注人數:次 | |
類型:農林 性質: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 |
- 09-20[高校新聞]數字表達暑期科學研究工作點滴
- 09-18[高校新聞]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到濟南大學進行項
- 09-15[高校新聞]熱烈慶祝第28個教師節!
- 09-12[高校新聞]濱州學院首臺塞斯納Cessna-172飛行模
- 09-01[高校新聞]許昌學院與市教委聯合召開“國培計劃
- 08-30[高校新聞]學校召開專題宣傳工作研討會 重點部
- 08-24[高校新聞]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主席萬明東一行視
- 08-23[高校新聞]踐行青春使命,奉獻和諧社會:湖北工
- [招生信息]上海水產大學2018年錄取分數線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上海水產大學"的新聞

海水產大學是一所具有95年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的普通高等院校,前身是建立于1912年的江蘇省立水產學校。1952年成為國內第一所本科水產高校——上海水產學院,1985年更名為上海水產大學,2000年起由農業部與上海市共建,屬地管理。現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教育體系完備,學科門類眾多,辦學特色鮮明,農、理、工、經、文、管等學...
上海水產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5日
上海水產大學專業設置
上海水產大學的重點專業
水產養殖 捕撈學 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生物科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農林經濟管理。
上海水產大學的錄取規則
上海水產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全校在職教職工1040名,其中專任教師680余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近400名,博士生、碩士生導師271名。學校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名,國家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名,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名,農業部第七屆科技委成員4名
上海水產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學校一貫重視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建立在專門的就業指導工作隊伍,近三年來,各專業就業率約在95%左右。其中與上海經濟發展結合密切的專業就業率較高,如經濟類、機械類、外語類等等。另外學校十分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并通過搭建專業選擇平臺,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促進學生就業水平
上海水產大學的收費標準
農業部水產種質資源與養殖生態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冷庫及制冷設備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水產動植物病原庫、另有農業部遠洋漁業培訓中心、中央農業干部教育培訓中心上海水產大學分院和農業部漁政管理干部上海培訓中心以及由中國魚類學重要奠基人、著名魚類學家、一級教授朱元鼎先生創建的魚類研究室和標本室、中日合作淡水漁業資源高度加工利用研究室、捕撈模擬、航海雷達模擬、以及“全球海上搜救和安全系統(GMDSS)摸擬、資源環境遙感、淡水漁業資源利用等特色實驗室。
上海水產大學在校生情況
目前,學校擁有普通本專科生12700余人,研究生790余人